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zī zǒng é1.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和具有工资性质的津贴的全部金额。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与生产有关的各种经常性奖金以及根据法令规定的各种工资性质的津贴等。工资总额除按全部职工计算外,还要按各类人员分别计算。它是工资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平均工资的依据。

总额

总额的同义词反义词
zǒng é1.总数。

善后借款合同

善后借款合同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 hòu jiè kuǎn hé/gě tóng/tòng又称“善后大借款”。袁世凯为消灭南方革命势力所订的外债合同。1913年袁以办理“善后”为名,派人同五国银行团非法签订。借款总额为二千五百万英镑,四十七年偿清,本息共计六千七百余万英镑。以盐税、海关税等作抵押,规定盐税征收由外国人协管,从此盐税被外人控制。

拆帐工资

拆帐工资的同义词反义词
chāi zhàng gōng zī按企业收入或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工资总额并在职工中进行分配的工资。凡按人平均分配者称“平均拆分”;凡按工种不同、技术高低、贡献大小分配者称“分级拆分”。因与企业经营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职工关心集体。

法定准备率

法定准备率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dìng zhǔn bèi shuài/lǜ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按存款总额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各国规定的提存比率和办法有所不同。一般是法定准备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就增加,从而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就减少;反之,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就增加。因而调整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

注册资本

注册资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 cè zī běn企业在设立时向国家主管工商登记机关登记的资本总额。中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均有最低限额的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fèn/bīn yǒu xiàn gōng sī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的企业法人。其主要特征是:公司的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每一股有一表决权,股东以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集股

集股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gǔ1.工商企业按预定资本总额等分为若干股﹐以发售股票方式募集股份﹐筹集资金。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zhèng zhǐ shù/shǔ/shuò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和公布的股票价格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日的股价为基期,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为样本,采用市价总额加权计算。1991年7月15日起公布。有上证综合指数和a股指数、b股指数,以及工业、商业、房地产、公用事业、综合等分类指数。1996年7月1日起又公布上证30指数。是反映上海股市行情的重要指标。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ng guān/guàn jīng jì/jǐ“微观经济”的对称。总体的经济现象及其变量和相互关系。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支、货币流通量、经济周期、投资总额、消费量等,均属宏观经济问题。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称宏观经济学。
123 共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