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法审令
明法审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fǎ shěn lìng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明法
明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fǎ1.使法令严明。 2.明确的法令。 3.通晓法令。 4.明显的规律。 5.汉﹑唐﹑宋各代察举人才及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汉建元初令郡察人材,设四科,其三曰明习法令,为明法的开始。唐宋科举都有明法科。主要考试关于法令的知识。
大明法度
大明法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jíng fǎ dù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大力严明制度、法规。
正身明法
正身明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shēn míng fǎ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讯办
讯办的同义词反义词
xùn bàn1.审明法办。
俊士
明算
明算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suàn1.唐代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主要考试关于算学的知识。参见"明法"。
诸科
诸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kē1.唐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 2.北宋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其他科目的总称。南宋尽废诸科﹐科举常选仅进士一科。
三支比量
三支比量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zhī bǐ liáng/liàng1.古印度因明学的推理方法。因明法之宗﹑因﹑喻称三支。以因﹑喻论证宗,称比量。整个论证过程称三支比量。
八科
八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kē1.封建时代科举取士的八种科目。唐代取士科目甚多﹐有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进士﹑明法﹑书学﹑算学及童子等科。《旧唐书·文苑传中·员半千》:"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八科﹐即指诸科中的八种。宋初以九经﹑五经﹑开宝通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为讲武殿复试八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