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制
权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án zhì1.犹权柄。统治的权力。 2.权宜之制,临时制订的措施。
父权制
父权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fǔ quán zhì原始公社后期形成的男子在经济上及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的制度。由于男子所从事的畜牧业和农业在生活中逐渐起决定作用,造成氏族内男子地位的上升与女子地位的下降。又由于对偶制婚姻的出现,子女的血统关系由确认生母转为确认生父。这样就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公社。参看 〖母权制〗。
母权制
母权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mǔ quán zhì1.指氏族公社初期,妇女在经济上和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经营农业,饲养家畜和管理家务,都以妇女为主。世系也以母系计算。"母权制"是世界各民族发展初期普遍经历的阶段,其后即为"父权制"所代替。
买卖婚姻
买卖婚姻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i mài hūn yīn以收取一定钱财作为女儿出嫁条件的婚姻形式。起源于父权制氏族出现时,随着私有制的确立而流行。
桑海王国
桑海王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g hǎi wáng guó西非古国。约公元7世纪桑海人所建。1009年迁都加奥,又称加奥王国。接受伊斯兰教。14世纪初被马里王国征服,不久又独立。15世纪下半期桑尼·阿里统治时,大力对外扩张,先后占领重镇廷巴克图和杰内,形成疆域广阔的大国。1493-1528年穆罕默德·杜尔在位时国势最盛,建立中央集权制。1591年灭亡。
父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fǔ xì/jì shì/zhī zú gōng shè又称“父权制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度的一个阶段。于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相当于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男子支配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氏族首领由成年男子担任,妻子从夫居,世系及财产从父系计。婚姻上,由对偶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huà gǎi xīn日本古代的一次政治、经济改革。公元645年,封建革新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改元大化。次年起仿照中国唐代制度实行改革:废除部民制,施行班田收授法,确立封建土地国有制;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世袭氏族贵族制。这次改革至8世纪初完成,历时半个世纪,从此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天皇
天皇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huáng日本皇帝的称号。公元5世纪时称“大王”,后改称“天皇”。大化改新后,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到了幕府时代,形同虚设。19世纪明治维新后,成为握有绝对权力的专制君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谓天皇的“神圣性”被否定,天皇成为日本国家的象征。
晁错(前200-前154)
晁错(前200-前154)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o cuò (qián 200-qián 154)西汉大臣。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初习法家学说。文帝时为太子(即景帝)家令,得太子信任。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坚持“重本抑末”政策,建议募民充实边疆以防御匈奴的攻掠,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景帝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他被谗遭杀害。
约法八章
约法八章的同义词反义词
yuē fǎ bā zhāng1.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解放区的八项基本政策。1949年4月25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的形式公布。主要内容为:(1)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2)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3)没收官僚资本。(4)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5)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的国民党各级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