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wén1.著作的本文,区别于"序言"﹑"注解"﹑"附录"等。 2.本字。 3.指合乎正常写法的文章。
插图
插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chā tú也称“插画”。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片(包括影印的文字资料)。用以补充说明文字的内容或增加文字的感染力。附于文字内容中的表格,称为“插表”。同正文分开,单独印刷而插附于书刊中的图片、表格等的书页,称为“插页”。
楔子
楔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ē zǐ①一头粗厚一头薄削的木片,插入缝隙中使物固定:这儿还有点松动,楔个楔子进去。②元代杂剧中加在最前面或两折之间的片断,作为剧情的开端或衔接。也指长篇小说之前的引子,以引出正文。
前言
前言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yán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书籍中的前言,刊于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由著译、编选者自撰或他人撰写。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说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
品字封
品字封的同义词反义词
pǐn zì fēng1.宋代向上呈文时,以骈俪体作正文,另附手书小简,叫双书。后又附单纸直述所请内容。三者合成一封,叫"品字封"。
奇请它比
奇请它比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jī qǐng tā bǐ1.谓于法律正文以外﹐另行请示或比附他例判案。
子注
子注的同义词反义词
zǐ zhù1.古书正文下作者所加的夹行小注。
旁注
旁注的同义词反义词
páng/bàng zhù1.亦作"?注"。 2.从旁边流入。 3.普降。 4.正文旁边的小注。
朱墨本
朱墨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mò běn1.朱笔和墨笔兼用的稿本。 2.红黑两色套印的书本。已发现的最早套印本是蒙古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湖北江陵资福寺刻的无闻和尚《金刚经注》,用红色印经文和圈,用黑色印注。沿至明末,吴兴闵齐伋﹑凌蒙初两家所刊诸书,盛用两色套印,墨印正文,朱印评点。
点勘
点勘的同义词反义词
diǎn kān1.校对勘正文字。 2.检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