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

电离层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 lí céng由较多气体分子吸收太阳x射线和紫外辐射电离而成的大气层。常按电子密度大小自下而上分成d层(60~90千米)、e层(90~140千米)、f层(140~500或1000千米)。各层的高度、厚度和电子密度随昼夜、季节而变化,并受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等)的影响。能将短波波段的无线电波折回地面,从而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电离

电离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 lí①液体、气体的原子或分子受到粒子撞击、射线照射等作用而变成离子。②电解质在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 lí fāng chéng shì用来表示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如:na_2co_32na^++co^2-_3碳酸钠ba(oh)_2ba^2++2oh^-氢氧化钡在以上方程式中,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电离层暴

电离层暴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 lí céng bào电离层发生急剧而不规则变化的现象,是太阳表面耀斑异常活跃时发出大量带电粒子流扰动电离层引起的。发生时往往持续几小时到几天,影响短波通信正常进行,甚至造成通信中断。

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 lí píng héng指弱电解质的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度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的状态。如动态平衡,不稳定,当条件(温度、浓度)发生变化,平衡会朝着某一方向移动。

电离度

电离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 lí dù/duó当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解质已电离的分子数占原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一般电解质越弱,电离度越小。对于同一种电解质,通常溶液的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温度升高,电离度增大。

β射线

β射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β shè xiàn即:贝塔射线。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乙种粒子流,有穿透能力,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铝板,并能使气体电离,使照相胶片感光。也叫“乙种射线”。

静电除尘

静电除尘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g diàn chú chén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常用于以煤为燃料的工厂、电站,收集烟气中的煤粉。冶金中用于收集锡、锌、铅、铝等的氧化物。

大气圈

大气圈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qì quān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其全部或部分往往也称为“大气”或“大气层”。由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从地面到高空,根据大气中温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分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等;根据其电离特性,分中性层、电离层和磁层;根据大气成分,分均匀层和非均匀层;根据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分光化层、上物理层和下物理层。

尖端放电

尖端放电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 duān fàng diàn带电导体表面突起部分(尖端)发生的放电现象。由于带电导体表面电荷的分布与表面的曲率有关,曲率越小处电荷分布越密,电场强度越大,致使空气电离而放电。为避免尖端放电,常把高压设备的电极做成球状体;而避雷针则是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制造的。
12345 共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