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几
知几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zhì jī/jǐ1.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
知几其神
知几其神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 jī qí shén几:几微。指人能预知事情萌发的细微迹象,就能与神道相合。
见时知几
见时知几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 shí zhī jǐ指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
偏记
偏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piān jì1.亦作"偏纪"。唐刘知几谓史书除编年﹑纪传二体外,还有十流。其一为偏纪,是记近事的短篇,如汉陆贾《楚汉春秋》﹑乐资《山阳公载记》等。见《史通.杂述》。 2.犹最忆。
史评
史评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píng1.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是评论史事方面的专着;刘知几《史通》和章学诚《文史通义》则多载对史书的评论。旧时图书史部分类中辟有"史评"专目。
枝策
枝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qí cè1.谓举杖以击节。《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成玄英疏:"枝,柱也。策,打鼓杖也,亦言击节杖也。"陆德明释文引崔譔曰:"举杖以击节。"一说,谓拄杖。王先谦集解:"枝策者,拄其策而不击。"
畴昔
畴昔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óu xī从前: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言及畴昔|追忆畴昔。
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yì guān/guàn nán/nā dù1.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唐刘知几《史通.邑里》:"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后用以借指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奔之事。 2.指北宋末,宋高宗渡江,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中原士庶南迁之事。
几社
几社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jǐ shè1.明末的文社组织。名为"几社"者,盖取知几其神之义。主要成员有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何刚等人。其文学主张颇受前后七子影响,作品则对政治的混浊﹑民生的疾苦有所揭露。明亡后,陈子龙等数人曾致力抗清。
几许
几许的同义词反义词
jǐ xǔ〈书〉几多:几许路程|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