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面值

票面值的同义词反义词
piào/piāo miàn zhí1. 钞票和票据所标明的金额。

票面

票面的同义词反义词
piào/piāo miàn1.钞票和载有金额的有价证券上所标明的金额。

奬券

奬券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g quàn/xuàn1.即彩票。金融企业等发售的一种证券﹐上面编着号码。奖券按票面价格出售﹐发售者从售款中提出一部分为奖金﹐分做若干等﹐中奖的按等级领奖﹐不中的完全作废。

折价发行

折价发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zhé/shé jià/jiè/jie fā/fà xíng/háng以低于债券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的方式。公司债或公债发行时,由于市场利率一时高于债券票面的规定利率而给予购买债券人以一定的补偿而折价发行;在市场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常采用折价发行以给予一定的额外利益。

贴现

贴现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ē xiàn持票人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银行按票面金额和市场贴现率计算,扣除自贴现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贴现利息,以其余额将现款支付给持票人。票据到期时,银行凭票向发票人或最后背书人兑取票面面额的款项。

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lóng yóu piào中国第一套邮票。1878年发行。图案正中是一条蟠龙。全套共三枚,邮票面值以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三分银(红色)、五分银(黄色)。

期票

期票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jī piào/piāo也称“本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在约定期限偿付票面金额款项的债务凭证。商业活动中通用的一种票据。期票未到期,债权人可在其背面作专门签署(“背书”)后转让,也可向银行申请贴现,以先期取得现款。期票到期,持票人即可要求出票人付款。

溢价发行

溢价发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jià/jiè/jie fā/fà xíng/háng以超过有价证券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的方式。股票溢价发行,是由于企业信誉良好,盈利前景乐观,投资者愿意超过股票面值购买,以期股票上市后能够获利;债券溢价发行,则多因债券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使债券持有人能获得较多利息而乐于超过面值购买。

人民币

人民币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mín bì中国的法定货币。以元为单位。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票面额主币有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辅币有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1980年4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又陆续发行面额为1元和5角、2角、1角的金属人民币。人民币的符号为“”,取人民币单位“元”字汉语拼音“yuan”的首字母y加两画而成,读音同“元”。

小票

小票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piào/piāo1.小纸条。 2.票面金额比本位币小的钞票﹐如五角票﹑一角票等。亦指可兑现成货币的票证中票面金额较小者。
12 共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