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题
篇题的同义词反义词
piān tí1.篇章的标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guì lùn zhàn散文篇名。载《左传·庄公十年》,篇题后人所加。齐、鲁长勺之战前,鲁人曹刿求见鲁庄公论战,认为庄公取信于民,得到“国人”支持,可以一战,并自请协助指挥。两军相遇后,待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时,使庄公出击,终于大败齐军。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ú zhī wǔ tuì qín shī散文篇名。载《左传·僖公三十年》,篇题后人所加。秦、晋联合包围郑国,郑人烛之武临危受命,赴军中说服秦穆公退兵,晋也随之退兵,郑转危为安。文中记录的烛之武说词,层次分明,分析透彻,语气委婉,有很强的说服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同义词反义词
zǐ lù zēng/céng xī rǎn yǒu gōng xī huá/huà/huā shì zuò散文篇名。载《论语·先进》,篇题后人所加。写孔子命子路等四个学生各言其志,并对他们的话语作了不同的反应和评价,而赞赏曾皙的形象性表述。文中有人物的表情、动作等细节描写,已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苏武传
苏武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wǔ chuán/zhuàn传记篇名。东汉班固作。载于《汉书》,为《李广苏建(苏武父)传》的一部分,篇题后人所加。文章塑造了一位坚贞不屈的爱国志士的形象。
冯谖客孟尝君
冯谖客孟尝君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g/píng xuān kè mèng cháng jūn散文篇名。载《战国策》,篇题后人所加。齐贫士冯谖为孟尝君门客,奉命到薛地收租,他却焚毁借契、免除租税,孟尝君为之不悦。后孟尝君免官还薛,受到欢迎,才领悟到冯谖的用心。冯谖又设计使各国争迎孟尝君,迫使齐王重新任命孟尝君为相。文中冯谖将孟尝君的三个安身之处比喻为“狡兔三窟”,后沿用为成语。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shí bù rú dì/de lì散文篇名。载《孟子·公孙丑下》,篇题后人所加。文中阐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著名论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全文多用排比、层递,雄辩有力,一气呵成。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kē cì/cī qín wáng①荆轲,卫国人,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于公元前227年奉燕太子丹命,携秦逃亡将军樊於期的首级和夹有匕首的地图见秦王。献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②散文篇名。载《战国策·燕策》,篇题后人所加。文章情节曲折,叙事生动,是《战国策》中的传记名篇,其重要情节后被采入《史记·刺客列传》中。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u jì fěng qí wáng nà jiàn散文篇名。载《战国策·齐策》,篇题后人所加。齐人邹忌貌美而不如城北徐公,但他的妻、妾、客人都因不同原因,反说徐公不如他。邹忌见到徐公,自叹不如,由此联想到国君的过失也会因臣子的私欲而受到掩盖,因而建议齐王接纳臣民的劝谏。齐王从之,国家因此提高了声望。文章语言精炼,善于运用排比、层递的手法。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wǒ suǒ yù yě散文篇名。载《孟子·告子上》,篇题后人所加。文中用鱼和熊掌作比喻,阐述了“生”和“义”的关系,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标准。这一论断对后世敢于为正义献身的仁人志士有重大影响,南宋文天祥就义前就曾以“孟曰取义”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