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体

解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ě/jiè/xiè tǐ/tī/bèn①物体的结构分解。②崩溃;瓦解:联盟~ㄧ封建经济~。

放心解体

放心解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fàng xīn jiě tǐ指人心离散、瓦解。

分崩离析

分崩离析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 bēng lí xī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杜马

杜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mǎ俄国中央和地方咨议机关的名称。原为古罗斯贵族咨议机构或地方代表会议。俄国一九〇五年革命中,沙皇被迫答应设立全国立法机构,称国家杜马。1906-1917年先后存在四届。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于1994年再次设立国家杜马,为议会下院,四年一届。

体解

体解的同义词反义词
tǐ/tī/bèn jiě/jiè/xiè1.古代祭祀﹑宴飨时,将牲体切割为二十一部分。 2.分解人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 3.犹解体。比喻人心离散。 4.理解;领悟。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同义词反义词
hū xī zuò yòng生物从外界吸收氧气,分解体内的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同时为自身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过程。植物通过表面组织进行呼吸,低等动物用鳃、气管、皮肤等呼吸,人和高等动物用肺呼吸。

携解

携解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 jiě/jiè/xiè1.离心解体。

洋务派

洋务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wù pài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一派政治势力。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中央以奕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标榜,主张靠外国援助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等,镇压人民反抗,维护封建统治。中日甲午战争后,洋务派逐渐解体。

氏族

氏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zhī zú又称“氏族公社”。原始社会中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初为母系氏族,新石器时代末期起过渡到父系氏族。氏族内禁止通婚,实行族外婚,生产资料公有,集体生产,平均分配,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公共事务由推举产生的氏族首领管理,重大问题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随生产力提高,出现私有制和阶级,氏族制度解体。

现代评论派

现代评论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 dài píng lùn/lún pài文化派别。因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周刊而得名。成员多系从英美归来的留学生,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不尽一致。曾因反对群众的革命斗争,受到鲁迅批判。《现代评论》于1928年底停刊后,该派随之解体。
123 共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