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语
韵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n yǔ/yù1.指合韵律的文词。特指诗词。
匹裂
匹裂的同义词反义词
pǐ liè/liě1.亦称"匹制"。 2.小口大腹的木罐。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刁约使契丹,戏为四句诗曰:'押燕移离毕,看房贺跋支,饯行三匹裂,密赐十貔狸。'皆纪实也……匹裂,似小木罂,以色绫木为之,加黄漆。"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匹制,小木罂。"一说即套杯。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匹制﹐即今之沓杯﹐俗名套杯。外大内小。古人不过五六。《古今诗话》:'刁约使契丹诗曰:饯行三匹制。'"
杂字
杂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zì1.古代启蒙的识字读本。汇辑各类常用字﹐编成韵语﹐以便初学者记诵。
上场诗
上场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cháng/chǎng shī1.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更多
二十四韵
二十四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yùn1.指唐司空图为所撰《诗品》写的诗。其诗共分二十四目,各用四言韵语写成,故云。
入话
入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rù huà1.话本小说中的一种结构。以引子的形式,用于每篇话本之首。体裁不一,多为诗词韵语或小故事,是说话人在叙述正文之前,为了候客﹑垫场﹑引人入胜或点明本事之用。后代拟话本亦沿用之。 2.指引入正题的话头。
八颂
八颂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sòng1.八占筮之辞。龟占之辞为韵语﹐故名为颂。
哀辞
哀辞的同义词反义词
āi cí古代专用于哀悼死者的一种文体。多用韵语:《欧阳生哀辞》。
急就篇
急就篇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jiù piān1.古代字书名。为学童识字之书。汉史游作。今本三十四章,二千一百四十四字(末一百二十八字为汉以后人所加),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首句有"急就"二字,因以名篇。一说如遇难字,缓急可就而求,故名。
歌谣
歌谣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 yáo指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儿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