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

首都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dū/dōu一个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通常是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文莱

文莱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lái东南亚国家。在婆罗洲北部,临南海。面积5765平方千米。人口28.45万(1994年)。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地形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出口是经济支柱。

赞比亚

赞比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zàn bǐ yà南非内陆国。面积75.26万平方千米。人口937万(1995年)。首都卢萨卡。大部分为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雨、旱季。采矿业发达,铜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俄罗斯

俄罗斯的同义词反义词
é luó sī在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临北冰洋、波罗的海、黑海和太平洋。面积171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首位。人口1.482亿(1995年),有一百三十多个民族。首都莫斯科。叶尼塞河以西为平原,以东为高原、山地。有东欧、西西伯利亚等大平原。绝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为寒带,冬季严寒漫长。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等大河。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更多

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事件的同义词反义词
xiōng yá lì shì jiàn1956年匈牙利发生的政治事件。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发生学生和市民示威游行,夜晚发生流血事件。次日,政府改组,纳吉任部长会议主席。后暴乱波及全国各地。纳吉宣布取消一党执政,匈牙利退出华沙条约组织。11月4日,卡达尔等人离开首都,另组工农革命政府。同日,苏联军队进入布达佩斯,纳吉被捕,事件平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huá rén mín ɡònɡ hé ɡuó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人口11.3亿(1990年)。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汉族约占总人口93%。通行汉语。全国划分为四个直辖市、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在我国恢复行使主权后设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个阶梯。山地占三分之二,平原占......更多

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měi ní yà西亚内陆国。在外高加索地区。面积2.98万平方千米。人口376.3万(1996年)。首都埃里温。境内多山。经济以工业为主。机械制造业为最重要部门。盛产葡萄和葡萄酒。

加纳王国

加纳王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 nà wáng guó西非古国。建于公元300年前后。9-11世纪强盛,征服邻近许多小国和部落,版图西达大西洋,东至尼日尔河,首都加纳(在今毛里塔尼亚南部)。控制南方黄金产地,垄断与北非的贸易,经济富庶。后转衰,13世纪初灭亡。

印度

印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南亚国家。中国西南面邻国。面积297.47万平方千米。人口9.38亿(1995年),居世界第二位。首都新德里。地形分西北部山区、恒河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三部分。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工业已形成较完整体系。农业为重要经济部门。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花生、甘蔗和茶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 lún bǐ yà南美洲西北部国家。临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面积114.17万平方千米。人口3710万(1995年)。首都圣菲波哥大。安第斯山脉纵贯西部。太平洋沿岸和东部为平原。热带气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咖啡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最前列。鲜花生产享誉世界。绿宝石产量居世界前列。
12345 共3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