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
通判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pàn1.公正裁决。 2.官名。宋初始于诸州府设置,即共同处理政务之意。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明清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职务远较宋初为轻轻。清代另有州通判,称州判。亦指任通判之职。
里甲
销印
销印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o yìn1.销毁印章。《史记.留侯世家》载项羽急围刘邦于荥阳。郦食其谓刘邦曰:莫若复立六国后世﹐铸印以示德义。"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邦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张良闻﹐曰:若立六国﹐则其后世必与汉争霸。"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邦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速销印。
靡盬
靡盬的同义词反义词
mǐ/mí gǔ1.谓无止息。指辛勤于王事。 2.借指王事﹐公事。
题本
题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 běn1.明清时的一种奏章。明制:凡兵刑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皆用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私事则用奏本,不准用印。清初行题本与奏折制,科道及在京满汉官员奏折均可直达宫门陈奏;军机处设立后,内外官员有紧急事务悉具奏折﹐即送军机处﹐而送通政司转达内阁的题本却成例行公事。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遂废题本,专用奏折,通政司亦一并裁撤。 2.谓上奏章。
不得违误
不得违误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dé wéi wù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例行差事
例行差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xíng chāi shì指按照规定或惯例处理的公事。
信牌
发房
发房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fà fáng1.谓将案件交给承办例行公事的书吏。
国耳忘家,公尔忘私
国耳忘家,公尔忘私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为了国家忘了自己的家,为了公事忘了私事。形容一心为国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