崃山

崃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i shān1.名邛崃山。在今四川省西部岷江和大渡河之间。

川军

川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ān jūn1. 即大黄,是猛烈的泻药。旧称“将军”,四川省出产的最好,所以叫川军。

川土

川土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ān tǔ1.犹言水土。 2.旧指四川省所产的鸦片烟土。

川楚白莲教起义

川楚白莲教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ān chǔ bái lián jiào/jiāo qǐ yì清代四川、湖北农民起义。乾隆末年,土地高度集中,无地农民流入川、鄂两省边界地区,在白莲教的组织下,于1796年先后发动起义。次年会师于四川,众达数十万人,多次击败清军,坚持斗争达九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川芎

川芎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ān xiōng也称“芎䓖”。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黄褐色。羽状复叶。花白色。产于中国四川、云南等地。根状茎可入药,能活血、调经、止痛,治感冒风寒。

巫山山脉

巫山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shān shān mài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在湖北、重庆两省市间,西北东南走向。海拔1500~2000米,西为四川盆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横切而过,形成著名的三峡。

巴人下里

巴人下里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rén xià lǐ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师公戏

师公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gōng xì/hū1.戏曲剧种。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称"木脸戏",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一带。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最初的剧目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出现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舞蹈丰富,原来是唱,后也有念白。又安徽﹑陕西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以及贵州﹑四川等地流行的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属同一类型,在艺术上则各有特色,大都用汉语演唱。

平阳府君阙

平阳府君阙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yáng fǔ jūn què/quē1.在四川绵阳市东北仙人桥。东汉初平年间建造,双阙。原有阙题"汉平阳府君叔神道"八字,今仅存"汉平"二字。北阙高4.35米,南阙高3.5米。上部有人物﹑车马﹑狩猎等浮雕。下部四角刻力士像,姿态雄伟。阙盖四角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檐上有狩猎场面,情景生动。

广元市

广元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g/ān yuán shì在四川省北部、嘉陵江上游,邻接陕西、甘肃两省,宝成铁路经过境内。1985年设市。人口84.4万(1995年)。自古为嘉陵江上游重要城镇。名胜古迹有皇泽寺、千佛崖。
678910 共5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