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狄
五狄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dí1.古代对居于我国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合称。《尔雅.释地》"八狄"邢昺疏引汉李巡云:"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hú shí liù/lù guó1.旧史称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及其所建的十六个割据政权。有五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二赵(前赵﹑后赵)﹑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始于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讫,历一百三十五年。
仇牛
仇牛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óu/qiú niú1.古代少数民族名。
仡佬族
仡佬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lǎo zú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唐宋史书中写作"葛僚"﹑"仡僚"﹑"佶僚"﹑"革老"﹑"仡佬"等,统称为"僚"。散居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约43.8万人(1990年)。语言属汉藏语系,用仡佬语,无文字,通用汉语和当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信仰原始宗教。历史上长于铸造青铜器,精于纺织。传统节日有仡佬年、吃新节。主要从事农业。
以夷攻夷
以夷攻夷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 yí gōng yí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仫佬族
仫佬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lǎo zú分布于广西的少数民族。约16.1万人(1990年)。用仫佬语,无文字。多兼通汉、壮语和汉文。信奉多神。服色尚青。走坡是青年男女对歌的主要形式。主要从事农业。
休官
休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xiū/xù guān1.辞去官职。 2.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名。
传箭
传箭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án/zhuàn jiàn1.传递令箭。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起兵令众,以传箭为号。 2.引申为传令。 3.报时。古用铜壶滴漏计时,看水平面箭上的刻度,即知时刻。
佅僸
佅僸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i jìn1.《文选.班固》:"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李善注引《孝经钩命决》:"东夷之乐曰佅,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林离,北夷之乐曰僸。"后因以"佅僸"泛指我国古代北方﹑东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
佛妆
佛妆的同义词反义词
fó/fú/bì/bó zhuāng1.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妇女的一种化妆,有保护面部皮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