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人

安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rén1.使人民安宁。 2.封建时代命妇的一种封号。宋代自朝奉郎以上,其妻封安人。明清时,六品官之妻封安人。如系封与其母或祖母,则称太安人。 3.犹夫人,对妇人的尊称。

头巾

头巾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u/tou jīn1.裹头的织品。 2.指明清时规定给读书人戴的儒巾。

奏差

奏差的同义词反义词
zòu chà/chā/chāi/cī1.元﹑明﹑清时在某些官署中设置的供差遣的官职。

女儿节

女儿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nǚ ér/er jié1.明清时京城女子习俗之一。 2.指七夕。

守备

守备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bèi①防守;警备:守备不慎|行下各乡村,一体守备。②明清时的官名。

宝源局

宝源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yuán jú1.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宣慰使

宣慰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wèi shǐ1.官名。唐元和十四年,平淄青节度留后李师道,分其地为三镇,以杨于陵充淄青十二州宣慰使。此是临时性差遣,不为常制,见《旧唐书.杨于陵传》。元代为宣慰使司长官。至明清时不设于内地,而专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土司世袭之官。参见"宣慰司"。

宣慰司

宣慰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wèi sī1.元置宣慰使司,管理军民事务,分道掌管郡县,为行省和郡县间的承转机关。明清时不设于内地,而独存于土司。参阅《文献通考》卷六十﹑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

寨勇

寨勇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i yǒng1.清时各寨堡的团练兵。

小注

小注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zhù1.清时亦专指四书五经中的小注。 2.谓钱财﹑贸易额等的不大的数字或其中的小部分。
678910 共26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