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大臣

内大臣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dà/dài/tài chén1.唐后期置枢密使,以宦官任之,掌承受表奏;又用宦官任护军中尉,统领神策军,防守京师。枢密使和护军中尉称为"内大臣"。 2.清制,选满洲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子弟作为皇帝侍卫,以勋戚大臣统之,称为领侍卫内大臣,共六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二人。其次称内大臣,亦六人,掌先后宸御,左右翊卫,出入扈从。参阅《清通典.职官九》﹑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内大臣》。

内职

内职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zhí1.指嫔妃等在宫中所尽的职守。 2.指嫔妃。 3.指供职禁中,内参机要的朝廷重臣。 4.宋代称枢密﹑宣徽三司使副,学士诸司以下为内职。参见《宋史.职官志序》。亦指内任京官。

刺史州

刺史州的同义词反义词
cì/cī shǐ zhōu1.宋代的行政区划之一,亦为统辖该州之职官名。

勋官

勋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xūn guān1.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明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清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司直

司直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zhí1.主正人过。亦指主正人过的人。 2.官名。指丞相司直,西汉武帝时始置。帮助丞相检举不法。东汉改属司徒。北魏至元沿置,或属廷尉,或属大理寺,掌推按﹑断刑﹑治狱等。明废。参阅《通典.职官三》﹑《职官七》﹐宋高承《事物纪原.九寺卿少.司直》。 3.官名。唐太子官属,相当于朝廷的侍御史。 4.当值;值班。

司録

司録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lù1.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

司隶

司隶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lì/dài1.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汉武帝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后罢其兵,改察三辅﹑三河﹑弘农七郡。哀帝时称司隶,东汉复旧称,仍察七郡。魏晋以后沿用,唐废。参阅《通典.职官十四》。

司香

司香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xiāng1.明内侍官名,多由宦官担任。负责烧香等事宜。见《明史.职官志三》。 2.泛指负责烧香的人。

参奏

参奏的同义词反义词
cān zòu1.向朝廷揭发检举失职官吏的罪状。

友学

友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u xué1.职官名。"友"与"文学"的合称。汉州郡及王国皆置文学,魏晋以后,王府设友和文学各一人,为辅佐﹑侍从之官。
678910 共25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