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
权臣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án chén1.有权势之臣。多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
李善长(1314-1390)
李善长(1314-1390)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hàn cháng/zhǎng (1314-1390)明初大臣。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原是朱元璋的谋士,参预机要,深得信任。朱元璋称吴王,他为右相国。常留守后方,调度军队给养。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明初制度,多由他参与制定。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贬,五年后赐死。
李林甫(?-752)
李林甫(?-752)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lín fǔ (?-752)唐代大臣。公元735年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封晋国公,权势甚盛。为人奸诈,对人表面友好,暗中加以陷害,被称为“口蜜腹剑”。在位期间,勾结宦官、嫔妃,不许谏官批评朝政,只求取媚于玄宗,政事日趋腐败。
杖节把钺
杖节把钺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ǎng jié bǎ yuè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征时,皇帝授予的权杖;钺:古兵器。既有皇帝授予的符节,又有极大的兵权。形容权力很大。
杜举
杜举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jǔ1.春秋时,晋大夫知悼子(荀盈)卒,平公饮酒﹑击钟。宰夫杜蒉责以大臣丧日,不应举乐。平公引过自责,饮酒示罚,杜蒉洗而扬觯。平公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也。"以戒后世。事见《礼记.檀弓下》。后因以称享宴礼毕而举杯为杜举,表明此杯乃昔者杜蒉之所举。
板官
板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n guān1.晋﹑南北朝时,诸王及大臣得自委任属官,在板上书授官之辞,谓之"板官"。
板行
板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n xíng1.晋﹑南北朝大臣任命僚属谓之"板行",以示与朝廷诏授有别。 2.雕板印刷发行。
枢相
枢辅
枢辅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fǔ1.旧时指中央掌军权的大臣。
柱国
柱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 guó1.国都。 2.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楚的最高武官。唐以后沿用作勋官的称号。 3.指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