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sī lā/lá fū/fú①旧国名。在欧洲东南部。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共和国。1991年联邦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四国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黑山两国宣布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②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10.22万平方千米。人口1048.2万......更多
印象派
印象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xiàng pài1.西方的一个重要画派,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于法国,因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遭到学院派攻击而得名。印象派在绘画技法上进行了革新,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对欧洲绘画技法的改进有一定贡献。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 dá guó jiā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指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工业化国家。
古北区
古北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běi/bèi qū/ōu1. 全北区(大陆动物地理区之一)划分的一个亚界,包括欧洲、亚洲北部以及非洲撒哈拉以北。
吉卜赛
吉卜赛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bǔ/bo sài1.英语Gypsy的音译。民族名。原居印度北部,十世纪时始向外迁移,流浪在西亚﹑北非﹑欧洲﹑美洲等地,多从事占卜﹑歌舞等职业。也叫茨冈人。
喀尔巴阡山脉
喀尔巴阡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 ěr bā qiān shān mài/mò在欧洲中部。阿尔卑斯山脉的东伸部分,呈半环形。长1450千米。一般海拔在2000米以下,最高点2655米。森林茂密,矿藏丰富。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 sī tè dì mào又称“岩溶地貌”。由喀斯特作用(碳酸盐类等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地表往往奇峰林立、崎岖不平,常见有石芽、石沟、石林、峰林、溶沟等,地下则有地下河、溶洞。欧洲巴尔干半岛喀斯特高原这种地貌分布广,故名。中国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广为分布。
多佛尔海峡
多佛尔海峡的同义词反义词
duō fó/fú/bì/bó ěr hǎi xiá英国同法国之间的海峡。法语称“加来海峡”。北连北海,西南通大西洋。长30~40千米,最窄处仅33千米。地处国际航运要冲,是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海底有著名的欧洲海底隧道。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的同义词反义词
hā/hǎ/hà bù sī bǎo/bǔ/pù wáng zhāo/cháo欧洲王朝。1273年德意志的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尔夫一世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创此王朝。后夺得奥地利,成为王朝主要领地。1438年起一直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因联姻继承关系,至查理五世时,在欧洲已有庞大领地。后主要分为西班牙和奥地利两大支系。1700年在西班牙的一系终结。1804年建立奥地利帝国,1867年改为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1918年灭亡。
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 tè shì yì shù/shú/zhú欧洲12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的一种艺术。以大教堂建筑为主,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式样,以广泛运用交叉肋拱、高扶壁、飞扶壁、尖拱结构和新装饰体系为特征。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