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rè dài yǔ/yù lín qì hòu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爱斯基摩人
爱斯基摩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sī jī mó rén居住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人,一小部分住在俄罗斯东北部楚克奇半岛一带,主要从事捕鱼和猎取海兽。[爱斯基摩,英Eskimo]
特克斯群岛和凯科斯群岛
特克斯群岛和凯科斯群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tè kè sī qún dǎo hé/hè/huó/huò/hú kǎi kē sī qún dǎo英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在巴哈马群岛东南。面积430平方千米。人口1.9万(1994年)。首府科伯恩城。经济以渔业为主。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较重要。
玉米
玉米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mǐ又称“玉蜀黍”、“珍珠米”、“包谷”。单子叶植物,禾本科。一年生草本。茎秆粗壮有节,叶长而宽大。颖果有黄、白、红、紫等色。原产南美洲,为世界性粮食作物。营养价值高。子粒可食用,也可制淀粉、酒精等。茎、叶、穗可作饲料。
环太平洋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 tài píng yáng dì zhèn dài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地震带。地震多而强,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75%以上。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至中国台湾,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到新西兰。
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bō lì wéi yà南美洲中部内陆国。面积109.86万平方千米。人口741万(1995年)。法定首都苏克雷,政府所在地拉巴斯。西部为安第斯山区,中部为谷地,东部为平原低地。地处热带,气候差异大。矿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瓦尔帕莱索
瓦尔帕莱索的同义词反义词
wǎ/wà ěr pà lái suǒ智利重要海港和工业城市。人口27.6万(1982年)。工业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有纺织、金属加工、炼油等。南美洲太平洋岸最大深水港,对外贸易中输入占全国半数以上。1906年毁于地震和大火,后重建。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为避暑旅游胜地。
百慕大群岛
百慕大群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mù dà qún dǎo英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北美大陆以东、北大西洋中的一组珊瑚岛群。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近6万(1993年)。首府哈密尔顿。终年温和湿润,气候宜人。经济以旅游业为主。金融业重要。1968年实行内部自治。附近海域有“百慕大魔鬼三角区”。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dí dí kā kā hú世界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在南美洲玻利维亚高原北部。湖面海拔3812米,面积8330平方千米。湖内水草丰茂,富鱼类。终年可通航。湖区为古代蒂亚瓦纳科文化和印加文化的发祥地,湖中小岛至今仍保存有印加时代的寺宇、宫殿残迹。为著名游览胜地。
科隆
科隆的同义词反义词
kē lóng①德国名城和中西部工业、交通中心。人口95.3万(1983年)。工业部门齐全,以电子、汽车、精密机械等为主。金融中心。铁路枢纽,重要河港。多古迹。有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和大学。②巴拿马第二大城市、加勒比海岸主要商港。在巴拿马运河北口。人口6万(1980年),多为开凿运河的黑人劳工后裔。美洲著名自由贸易区之一,主要经营电器、机械、交通器材和化工产品。附近有炼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