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

吴楚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chǔ1.春秋吴国与楚国。 2.泛指春秋吴楚之故地。即今长江中﹑下游一带。 3.指吴地和楚地。比喻不同区域。 4.指汉高祖分封的吴楚诸侯国。

哥老会

哥老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 lǎo huì/kuài帮会的一种,清末在长江流域各地活动,成员多数是城乡游民。最初具有反清意识,后来分化为不同支派,常为反动势力所利用。

唐古拉山脉

唐古拉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gǔ lā shān mài中国主要山脉之一。在西藏北部及青、藏边境。怒江、澜沧江和长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东西走向,东南延伸接横断山脉。海拔5500~6000米,主峰各拉丹冬雪山(6 621米),为长江发源地。

商品粮基地

商品粮基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pǐn liáng jī dì即“粮食生产基地”。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一般具有较好的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有较高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较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如东北的松嫩平原、长江流域的两湖平原等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嘉陵江

嘉陵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 líng jiāng长江上游川江段四大支流之一。源于陕西境内秦岭南部,纵贯四川盆地中部,在重庆汇入长江。长1119千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长江支流中占首位。下游有著名的小三峡。水能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内河航道。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chuān pén dì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在四川东部和重庆市中西部,为邛崃山、大凉山、大娄山、巫山和大巴山环绕。底部海拔250~700米,以丘陵为主。西部有成都平原。河流由边缘山地汇集长江。地表大部分覆盖紫红色砂页岩及肥沃的紫色土。气候温润,农业发达。中国重要农业区。

四川省

四川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chuān shěng简称“川”,别称“蜀”。在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面积48.47万平方千米。人口8163万(1995年),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有彝、藏等少数民族。明代置四川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四川省。省会成都。东部为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区;西部属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主要河流有长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岷江和嘉陵江等。水能丰沛。工业部门较齐全,以重工业为主。东部四川盆地农业发达,稻米、油菜......更多

圩垸

圩垸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i/xū yuàn/huán沿江、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农业区。在长江下游叫做“圩”,中游叫做“垸”,统称“圩垸”。若干个圩垸连成一片,叫做圩区或圩垸地区。圩堤将农田与外水隔开,通过灌排渠系及操纵堤上的水闸以调节内水和外水的进出。

城陵矶

城陵矶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líng jī1.矶名。在湖南省岳阳县东北,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为湘鄂间重要门户,京广铁路经此。

夏口

夏口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kǒu1.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1112131415 共38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