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shuì jí mào yì zǒng xié dìng简称“关贸总协定”。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也是有约束力的最大国际贸易契约组织。1947年10月30日,由二十三个国家代表在日内瓦签订。此后协定内容多次修订,成员也不断扩大,至1994年4月达一百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该协定的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1994年在第八轮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

创优

创优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àng/chuāng yōu1. 创造优等的(工作成绩)。如:“瞄准国际标准,开展产品创优”口号变成了认识,认识变成了行动。

协定

协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 dìng国家间或国际组织间为解决专门和临时性问题而签订的契约性的条约。有文化交流协定、贸易协定、停战协定等。一般时效性较短。协定缔结的手续较简便,除必须经过一定部门批准外,一般签字后即可生效。

单一制

单一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dān yī zhì“复合制”的对称。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行政区域)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国家结构制度。中央有最高权力,地方的权力是中央授予的。全国只有一个中央、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在国际交往中是单一的主体。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两种类型。中国的国家结构是单一制。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 jīng dà xué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南京。创建于1902年,初名三江师范学堂,后校名屡经变更,1928年改称中央大学,1949年改现名。设有医学院、国际商学院、法政学院以及哲学、大地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历史学、地球科学等系。

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 nán hé zu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因发展中国家大多地处南半球,故称。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不结盟运动以及“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标志着“南南合作”的开始。目的是为了打破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和垄断,进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君子协定

君子协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n zǐ xié dìng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喀土穆

喀土穆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 tǔ mù苏丹首都和最大城市。总人口280万(1993年)。全国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粮棉重要集散地。有纺织、食品、制革等工业。有国际航空站。多伊斯兰教寺院和基督教堂。

喀斯特高原

喀斯特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 sī tè gāo yuán世界著名岩溶地形区。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面岩石嶙峋,地下溶洞发育,岩溶地形典型。因此,国际上采用“喀斯特”(原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作为岩溶地形的通用名称。

喉擦音

喉擦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u cā yīn声带靠近,气流从中挤出而发出的铺音,例如上海话的‘好、鞋’等字起头的音,国际音标分别用[h]和[h]来表示。
1112131415 共5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