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敦煌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n/duì huáng1.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又改沙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改敦煌郡,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沙州。 2.县名。在甘肃省。西汉置。十六国前凉建都于此,北周改名鸣沙县,隋大业初复名,唐末废。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更多

斩蛟

斩蛟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ǎn jiāo1.斩杀蛟龙。多谓勇士为民除害。春秋楚次非斩绕船两蛟,见《吕氏春秋.知分》;鲁澹台子羽赍璧渡河斩蛟,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晋周处在长桥下斩蛟,见《晋书.周处传》;襄阳太守邓遐入沔水斩蛟,见《初学记》卷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此数事皆诗文中有名的典故。

方司格

方司格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ng sī gé1.北魏时诏各郡按氏族门第高低以次举选人才的一种方式。

无墨水

无墨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mò shuǐ1.相传北魏﹑北齐取士,发现试卷拙劣的,罚饮墨水一升,后遂以"无墨水"嘲人文理不通。

普乃

普乃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 nǎi1.鲜卑的姓氏。北魏时改周氏。

景初历

景初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jǐng chū lì1.历法名。三国魏杨伟造,以景初改元施行,故名。其后自晋至南朝宋元嘉二十一年,北魏自天兴元年至正元元年,皆沿用此历。已亡失。参阅《晋书.律历志下》﹑《宋书.历志上》。

望夫山

望夫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g fū/fú shān1.古迹名。各地多有﹐均属民间传说。其最著者有辽宁省兴城市西南的望夫山﹐相传为秦时孟姜女望夫之处﹐上有孟姜女庙。其他如安徽省当涂县西北﹑江西省德安县西北﹑山西省黎城县西北﹐湖北省阳新县西南等都有望夫山。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浊漳水》﹐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三.太平州》﹐《嘉庆一统志.太平府》﹑《潞安府一》。后用以抒发女子思念丈夫的真挚之情。

望海台

望海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g hǎi tái/tāi1.古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沧县东北。又名汉武台﹐方术之士为汉武求仙处。或云汉武东巡海上所筑。一说秦始皇东巡望海处。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巨洋水》﹑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四.河间府》。

朝云

朝云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o yún1.巫山神女名。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昼梦幸巫山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 2.人名。北魏河间王元琛之婢。 3.人名。宋苏轼之妾。本为钱塘妓﹐姓王﹐苏轼官钱塘时纳为妾。初不识字﹐后从轼学书﹐并略通佛理。轼贬官惠州﹐数妾散去﹐独朝云相随。 4.早晨之云。

朝台

朝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o tái1.台名。又称朝汉台。在广东省南海县东北。相传汉文帝遣陆贾出使南粤﹐晓之以义﹐感之以诚﹐其王赵佗遂称臣。因冈作台﹐北面朝汉﹐朔望升拜。故名。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泿水》。
1617181920 共26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