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燕(1927- )

卢燕(1927- )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yàn/yān (1927- )电影演员。广东人。女。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和交通大学学习。1947年移居美国,先后就读于夏威夷大学和巴沙甸那戏剧学院。1958年在好莱坞从影。1967年回香港。因主演《董夫人》、《十四女英豪》、《倾国倾城》,三次获金马奖。曾在美国创设卢燕影视公司。

印象派

印象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xiàng pài1.西方的一个重要画派,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于法国,因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遭到学院派攻击而得名。印象派在绘画技法上进行了革新,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对欧洲绘画技法的改进有一定贡献。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

古龙(1936-1985)

古龙(1936-1985)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lóng (1936-1985)小说家。原名熊耀华,原籍江西,生于香港。后随家去台湾。毕业于淡江学院。1960年起专事武侠小说创作。著有《苍穹神剑》、《多情剑客无情剑》、《陆小凤》、《楚留香传奇》、《白玉老虎》等。其小说多被改编成影视剧。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lín dà xué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长春。前身是1946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东北行政学院。1948年与哈尔滨大学合并,称东北科学院,同年迁往沈阳,改名为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改名为东北人民大学,后迁到长春。1958年改现名。设有研究生院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考古学、经济学等系。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 jì dà xué中国以理工为主,兼有管理、文科的多科性大学。创建于1907年,初名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27年改现名。设有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文法学院等以及建筑、桥梁工程等系。

吴仞之(1902- )

吴仞之(1902- )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rèn zhī (1902- )戏剧教育家,导演。江苏常州人。曾就读于上海大同学院,后任中学教员。1937年后任青鸟剧社、上海剧艺社导演。曾编辑《剧场艺术》月刊。1945年后任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教授。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等。曾导演话剧《上海屋檐下》、《名优之死》,影片《乱世风光》、《哑妻》等。

吴健雄(1912-1997)

吴健雄(1912-1997)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jiàn xióng (1912-1997)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毕业于中央大学。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和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1957年用实验证明在β衰变(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1963年又实验证实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对弱电统一理论有重要贡献。著有《介子物理学》等。

吴子牛(1952- )

吴子牛(1952- )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zǐ niú (1952- )电影导演。四川乐山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1982年入潇湘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执导的影片《候补队员》、《晚钟》分别获金鸡奖特别奖和最佳导演奖。其中《晚钟》又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导演影片还有《欢乐英雄》、《阴阳界》等。

吴晓邦(1906- )

吴晓邦(1906- )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xiǎo bāng (1906- )舞蹈艺术家,教育家。江苏太仓人。早年在日本研究舞蹈。30年代在上海创办舞蹈学校和舞蹈研究所,同时从事舞蹈创作。1945年到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教授舞蹈。建国后任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中国舞协主席。舞蹈作品有《送葬》、《浦江之夜》、《游击队之歌》、《饥火》等。

吴有训(1897-1977)

吴有训(1897-1977)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yǒu xùn (1897-1977)物理学家,教育家。江西高安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院长、学部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主要从事x射线散射光谱的研究,曾以精湛的实验技术证实康普顿效应。培养了许多中国物理学人才。
1617181920 共3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