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剧

街头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ē tóu jù也称“广场剧”。适合在街头和广场演出的戏剧。多以群众关心的社会事件为题材。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流行较广,如《放下你的鞭子》等。

解说词

解说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ě/jiè/xiè shuō/shuì/yuè cí1.伴随影片或其他表演的口头描述或连串解说。2.为某事件的说明词。

记録片

记録片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lù piàn/piān1.为了具体而真实地报道某一现实问题或历史事件﹐以现场实拍材料为主要依据﹐参以历史图片和表解等而制成的影片。

讳莫如深

讳莫如深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ì mò rú shēn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诗案

诗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àn1.因作诗而获罪的案件。如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因作诗而入狱﹐继而被贬。见《宋史.苏轼传》。这次事件﹐史称"乌台诗案"。

赖和(1894-1943)

赖和(1894-1943)的同义词反义词
lài hé/hè/huó/huò/hú (1894-1943)作家。台湾彰化人。台北医学校毕业。曾在厦门行医。1919年回台湾。因反对日本殖民当局,两次被捕入狱。曾任台湾文化协会专务理事、《台湾民报》主编。著有台湾第一篇白话散文《无题》、第一篇白话小说《斗闹热》以及新诗《觉悟的牺牲--寄二林事件的战友》等。有《赖和先生全集》。

进军罗马

进军罗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jūn luó mǎ意大利法西斯党夺取政权的事件。1922年10月,法西斯党首领在米兰秘密商定,利用意大利政局动荡,用武力占领首都,夺取政权。27日,法西斯党徒开始向罗马进军,并在各地举行骚乱。29日,国王任命法西斯党党魁墨索里尼组阁。次日,墨索里尼抵罗马,任首相,法西斯党取得政权。

邹韬奋(1895-1944)

邹韬奋(1895-1944)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u tāo fèn (1895-1944)新闻记者,出版家。原名恩润,江西余江人。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主编《生活周刊》。先后创办生活书店、《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抗战》三日刊。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担任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全国各界救亡联合会执行委员。曾与沈钧儒等六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史称“七君子事件”。病逝后被中共中央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有《韬奋全集》。

钦差大臣(chāi)

钦差大臣(chāi)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 chāi dà chén①明、清两代,由皇帝特派外出处理重大事件并授予印信的官员,权力很大。后也讥称上级派下的、握有大权的人。②剧本。俄国果戈里作于1836年。纨裤子弟赫列斯达可夫路过某县,被县城的官吏误认为钦差大臣,他将错就错,诈骗了县城的官吏和商人们。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 shān xī bēnɡ,luò zhōng dōng yìng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1617181920 共2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