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1922- )

常香玉(1922- )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xiāng yù (1922- )豫剧演员。原名张妙玲,河南巩县人。女。九岁学艺,初习小生、须生,后改旦脚。原唱豫西调,后广泛吸收其他剧种之长,并融合豫东、祥符、沙河各调,创造新腔。擅演《花木兰》、《拷红》、《大祭桩》等剧。1948年组建香玉剧校。历任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中国剧协副主席。

平顶山市

平顶山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dǐng shān shì在河南省中部,京广铁路有支线通此。1957年设市。人口78.4万(1995年)。以产煤著名,是中国新兴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g/yìng tiān shū yuàn1.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诚建造学舍一百五十间,广招生徒,讲习甚盛。范仲淹曾讲学于此。商丘旧名睢阳,故也称睢阳书院。参阅《文献通考.学校七》。

建水县

建水县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 shuǐ xiàn/xuán在云南省南部。县城为唐南诏时所筑。人口43万(1993年)。有建于元代的文庙、清代的双龙桥和燃灯寺、东林寺、玉皇阁、朝阳楼、百岁楼、朱家花园。城郊还有著名的燕子洞。

弃瓢岩

弃瓢岩的同义词反义词
qì piáo yán1.山崖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箕山上,因相传尧时许由曾弃瓢于此而得名。

张家界

张家界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jiā/gū/jie jiè在湖南省张家界、桑植、慈利三市县交界处。属武陵源风景区。主峰海拔1300米。全境山奇水秀,怪石嶙峋,林木苍翠,多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风景佳丽,以黄狮寨和金鞭岩最为著名。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张家界市

张家界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jiā/gū/jie jiè shì在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上游,枝柳铁路经过境内。1985年设大庸市,1994年改张家界市。人口43.85万(1995年)。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有张家界、天门山、普光寺等名胜古迹。

彝剧

彝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 jù产生于楚雄彝州的一个新兴的民族剧种。如:《跳歌场上》、《掌火人》、《银锁》、《曼么与玛若》、《歌场两亲家》、《查德恩塔》等一批彝剧分别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录像演出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奖和云南省现代戏创作剧目奖。

指通豫南

指通豫南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ǐ tōng/tòng yù nán/nā1. 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南。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斜川

斜川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 chuān1.古地名。在江西省星子﹑都昌二县县境。濒鄱阳湖,风景秀丽,晋陶潜曾游于此,作《游斜川》诗并序。 2.古地名。泛指游览胜地。 3.古地名。在河南省郏县境,宋苏轼子苏过的居所名。苏过移家颍昌,营湖阴水竹数亩,名为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并名其所著曰《斜川集》。
1617181920 共46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