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同义词反义词
zì rán huán jìng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前者指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使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后者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而使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方,如农业、工矿和城镇用地,以及放牧的草场和采育的林地。

苋菜

苋菜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 cài苋科。一年生草本。叶卵圆形或菱形,绿或紫红色。夏季开黄绿色小花。开花时主茎肥大质脆。原产热带亚洲,中国南方广为栽培。嫩茎叶是普通蔬菜。

苏丹

苏丹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dān①非洲东北部国家。东北临红海。面积250.58万平方千米,居非洲之首。人口2913万(1995年)。全境基本为一由南向北凹陷的大盆地,分布有沙漠、丘陵、山地。尼罗河河谷纵贯。热带气候,终年炎热。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阿拉伯树胶(世界首位)、长绒棉(非洲第二),高粱、花生、芝麻、小麦等产量也居非洲前列。②一译“素丹”。阿拉伯文sultan的音译,意为“有权威的人”。10世纪始成为统治......更多

茄科(qié-)

茄科(qié-)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é/jiā kē (qié-)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草本、灌木或小乔木。花萼大多五裂,花冠合瓣,有五个裂片。果实为浆果或蒴果。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包括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蔬菜,烟草等经济作物,枸杞、颠茄等药用植物。

菲律宾

菲律宾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i lǜ bīn东南亚岛国,和中国隔海相望。主要由吕宋和棉兰老两大岛组成。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人口7026.69万(1995年)。首都马尼拉。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热带季风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和椰产品出口国。

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的同义词反义词
sà ěr wǎ/wà duō北美洲国家。在中美洲地区东部,临太平洋。面积2.12万平方千米。人口567万(1994年)。首都圣萨尔瓦多。地形以熔岩高原和山地为主。多火山和地震。热带气候。农业国。主产咖啡、棉花、甘蔗、玉米等。主要出口咖啡。

葫芦科

葫芦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lú kē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草质或木质藤本,大多有卷须。花绝大多数为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萼和花冠五裂,雄蕊五枚,雌蕊通常一枚。果实大多为肉质瓠果。多数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如黄瓜、南瓜、西瓜、冬瓜、葫芦等。

蕉麻

蕉麻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o má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与芭蕉相似,花黄色,叶柄内有纤维,可制缆索﹑结渔网,或供纺织和造纸用。产在热带或亚热带,也叫马尼拉麻。

蟒蛇

蟒蛇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ng/měng shé1.一种无毒的大蛇。体长可达一丈以上﹐头部长﹐口大﹐舌的尖端有分叉﹐背部黄褐色﹐有暗色斑点﹐腹部白色﹐多产于热带近水的森林里﹐捕食小禽兽。肉可食﹐皮可制物。又称蚺蛇。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shuāng bǎn nà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包括景洪、勐海、勐腊三县市。地处滇西山地南部,澜沧江斜贯,多平谷平坝。具有热带风光,原始森林茂密,多珍禽异兽和热带经济作物。有橄榄坝、曼飞龙塔、曼阁佛寺、景真八角亭、热带植物园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
1617181920 共2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