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chóng-)
重阳(chóng-)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óng yáng1.指天。 2.古代中医谓周身发热,脉象旺盛。 3.节日名。古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重阳节(重chóng)
重阳节(重chóng)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óng yáng jié也称“重九”。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民间有登高、远游、赏菊、吃重阳糕等习俗。
锡伯族
锡伯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bó/bǎi/bà zú分布于新疆、辽宁、吉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7.3万人(1990年)。用锡伯语,有文字。部分人通维吾尔、汉、满语文。信萨满教、藏传佛教。传统节日有四一八节等。主要从事农业。
阉九
阉九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n jiǔ1.北京旧俗以正月十九日为祭祀元道教全真教主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节日。此日为丘之生日。又称燕九节。
防盗
防盗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g dào防止坏人进行盗窃:~门ㄧ节日期间要注意防火~。
雪顿节
雪顿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ě dùn/dú jié也称“藏戏节”。藏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藏历7月1日至5日。节日期间,千家万户都穿新衣、吃酸奶、看藏戏,还举行逛林卡等活动。
馈节
馈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kuì jié1.旧时节日相互送礼。谓之"馈节"。馈,通"馈"。
黑纸节
黑纸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hēi zhǐ jié1.又称送衣节。是壮族人民纪念祖先的节日。曾盛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巴马﹑凤山﹑天峨﹑东兰﹑田东等县,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壮族家家户户祭奠祖宗,祭毕焚化黑纸制的衣服,并唱送衣歌。传说来源有二;一出于壮族原始宗教,认为七月十四阴间最冷,送寒衣为祖先御寒;二出于壮族女英雄妈六巾拨太阳于七月十四以身殉难的故事。
三八节
三八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bā jié即“国际妇女节”。全世界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而斗争的节日。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自由平等,举行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1910年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决定以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
上巳
上巳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sì古代节日名。汉以前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多改为三月三日。这一天人们都到水边洁身或嬉游,以去除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