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残守缺
保残守缺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cán shǒu quē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南学会
南学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xué huì/kuài1.清末维新派在湖南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2月在长沙成立(各县设分会)。每次开会,由黄遵宪﹑皮锡瑞﹑谭嗣同等人轮流主讲,宣讲新学,讨论湖南新政,曾与守旧派展开激烈斗争。在戊戌政变中被破坏。
因循
因循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 xún①沿用;守旧而不改变:因循旧习|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②拖拉;疲塌:因循误事。
土著
土著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zhù/zhuó指世世代代居住在本地的人:土著守旧者日贫。
守缺抱残
守缺抱残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quē bào cán守住残缺的东西不放。比喻泥古守旧,不思变革。亦作“守阙抱残”。
套中人
套中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o zhōng rén1.谓闭门谢客﹑不与人往来的人。 2.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名。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不仅自己生活在"套子"里﹐也要求别人守旧﹑不变﹐是一个顽固保守﹑反对新事物的典型。人们常以"套中人"称顽固守旧与落伍者。
安常守故
安常守故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cháng shǒu gù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市易法
市易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yì fǎ1.宋王安石新法之一。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颁布实施,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市易法于元丰八年(1085年)后陆续废除。
循规蹈矩
循规蹈矩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n guī dǎo jǔ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拘儒
拘儒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 rú1.固执守旧﹑目光短浅的儒生。 2.褊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