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鼙鼓

渔阳鼙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yáng pí gǔ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

神策军

神策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én cè jūn1.亦称"神策"。 2.唐禁军名之一。天宝中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破吐蕃时令军史成如璆建神策军于临洮西。安禄山乱起,临洮陷,如璆令其将卫伯玉领兵屯陕州,复号神策军。代宗﹑德宗时继由宦官统领,并归禁中定制,分左右厢,衣粮优厚,势居诸禁军上。唐亡始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3.用以美称官兵。

轧荦山

轧荦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zhá/gá luò shān1.本为山名。《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安禄山,营州柳城胡也。本姓康。母阿史德,为觋,居突厥中,祷子于轧荦山虏所谓斗战神者,既而妊。及生,有光照穹庐……母以神所命,遂字轧荦山。"后因指安禄山。

郭子仪(697-781)

郭子仪(697-781)的同义词反义词
guō zǐ yí (697-781)唐代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叛将史思明。肃宗即位后,任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又进封汾阳郡王。代宗时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即位,尊为尚父,罢兵权。

锦绷

锦绷的同义词反义词
jǐn bēng/běng/bèng1.亦作"锦?"。 2.锦制的襁褓。 3.比喻笋壳。 4.比喻竹笋。 5.指安禄山。安禄山母事杨贵妃。禄山生日﹐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宫中欢呼动地。事见《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载》。 6.引申为胡人。

史思明(703-761)

史思明(703-761)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sī/sāi míng (703-761)唐代宁夷州突厥族人。因战功为安禄山所亲信,官至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叛乱,他率军南下攻取河北地区,被任为范阳节度使。安庆绪杀安禄山称帝,他一度降唐,后起兵再叛。公元759年于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称大圣燕王。进兵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继又杀安庆绪,还范阳,称大燕皇帝。出兵攻占洛阳及附近州县。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shǐ zhī luàn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杨贵妃(719-756)

杨贵妃(719-756)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guì fēi唐蒲州永乐人。小名玉环。晓音律,善歌舞。初为玄宗子寿王妃,后为女道士,号太真。公元744年入宫后,得玄宗宠,封为贵妃。从此日益显贵,堂兄杨国忠逐渐操纵朝政,政事败坏。公元755年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次年,随玄宗出奔。至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时,军士哗变,杀死杨国忠后,杨贵妃被迫缢死。后人在诗歌﹑小说﹑戏曲中演为故事。

渔阳鞞鼓

渔阳鞞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yáng pí gǔ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鞞鼓,骑兵用的小鼓。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

猪龙

猪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lóng1.龙首的猪。指安禄山。
123 共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