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
孟浩然(689-740)的同义词反义词
mèng hào rán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早岁隐居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后往吴越等地漫游。他的诗多写山林静趣和怀材不遇的苦闷。由于生活面窄,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多,但其艺术造诣较高,写景诗有不少刻画入微的名句。是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春晓》、《过故人庄》等名篇。有《孟浩然集》。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jú qiū míng诗篇名。唐代王维作。写秋晚雨后的山中清新气氛,语言精心雕琢而又自然流畅,是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句,对仗精工,写景动静对照,有声有色,尤为出色。
山水诗
山水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shuǐ shī1.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开创于南朝宋谢灵运,经过谢朓的发展,何逊﹑阴铿等人的创作实践,成为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诗派。唐代王维﹑孟浩然都是山水诗杰出的代表作家。
披麻
披麻的同义词反义词
pī má1.见"披麻带孝"。 2.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唐王维,南唐董源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摩诘
摩诘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mā jié/jí1.维摩诘(梵语vimalakīrti)的省称。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维摩经》中说维摩诘是毘耶离城中一位大乘居士﹐和释迦牟尼同时﹐善于应机化导。曾经以称病为由﹐向释迦佛遣来问讯的舍利弗及文殊师利等宣扬大乘深义﹐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 2.指唐王维。维字摩诘。
李颀(690~751)
李颀(690~751)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qí唐代诗人。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以七言歌行和七律见长。代表作有《古从军行》、《送陈章甫》等。有《李颀集》。
柳浪
柳浪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ǔ làng1.形容柳枝随风摆动的起伏之状。 2.唐王维辋川别墅中的胜景之一。
王右丞集
王右丞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yòu chéng jí别集名。唐代王维著。今有十卷本和六卷本。清代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二十八卷,是较好的注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校订出版,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重印出版(新一版)。
王孟
王孟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mèng1.唐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
盛唐
盛唐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chéng táng1.上古帝王唐尧的时代。 2.尊颂唐王朝之词。 3.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