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地
开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i dì/de1.开拓疆土。 2.翻地;耕地。 3.方言。开垦荒地。
沙荒
沙荒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shà huāng1.见"沙荒地"。
荒土
荒土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āng tǔ1.位东北方的荒远之地。 2.犹荒地。
公荒
公荒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huāng1.指无主的荒地。
升科
升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g kē1.明清定制谓开垦荒地,满规定年限(水田六年,旱田十年)后,就按照普通田地收税条例征收钱粮。科,科税。
卤莽
卤莽的同义词反义词
lǔ mǎng①也作“鲁莽”。冒失;粗疏:将军卤莽不好谋。②荒地上的野草,引申为荒废:府事多卤莽不治。③马虎;得过且过:因循卤莽。
可耕地
可耕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kě/kè gēng dì/de可以耕作的土地。包括现有耕地和可开垦的宜农荒地。但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需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土地不在内。
国家财产
国家财产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iā cái chǎn亦称“国有财产”、“全民财产”。国家所有的财产。在中国,包括:国家专有的矿藏、流水等自然资源;依法属于国家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等自然资源;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经营管理的财产;国家所有的建筑物、铁路、公路等设施;国家所有的历史文物、自然保护区等;国家在国外的财产等。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圹虚
圹虚的同义词反义词
kuàng xū1.空地;荒地。
均田制
均田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n tián zhì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