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鱼
子鱼的同义词反义词
zǐ yú1.鲻鱼的别名。宋王得臣《麈史·诗话》:"闽中鲜食最珍者,所谓子鱼者也。长七八寸,阔二三寸许,剖之子满腹,冬月正其佳时。莆田迎仙镇乃其出处。"宋梅尧臣《和答韩子华饷子鱼》:"南方海物难具名,子鱼珍美无与并。"宋叶适《送王通判》诗:"水有子鱼山荔枝,借我箸食前筹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鲻鱼》:"鲻,色缁黑,故名。粤人讹为子鱼。"一说,为稻田中鱼。
府倅
府倅的同义词反义词
fǔ cuì/zú1.知府的佐贰官,如同知﹑通判。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三司副使曰簉,通判曰倅……簉﹑倅皆副贰之称。"
招饮
招饮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o yǐn/yìn1.招人宴饮。宋梅尧臣有《依韵和通判雪后招饮》诗﹐清吴锡麒有《元夜值雪耦堂招饮同陈宝所给谏作》诗。
监州
监州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jiàn zhōu1.监察州县。 2.指监察州县之官。 3.宋代于诸州置通判,亦称监州。
识面台官
识面台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zhì miàn tái/tāi guān1.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吴龙图中复性谨约﹐详于吏治﹐自潭州通判代还。孙文懿公为中丞﹐闻其名﹐初不之识﹐即荐为监察御史里行。或问文懿﹕'何以不相识而荐之?'文懿笑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吾岂荐识面台官耶?'当时服其公。"后以"识面台官"为徇私荐人之典。
过班
过班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ò/guo bān1.清代官吏因保举或捐纳迁升官阶。道员为最高班次,以下则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县﹑佐杂各为一班,分别称为道班﹑府班,同通州县班﹑佐杂班。
通守
通守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shǒu1.官名。隋开皇时设置,佐理郡务,职位略低于太守。清代称通判为"通守"。亦指任通守之职。
佐郡
佐郡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jùn1.协理州郡政务。指任州郡的司马﹑通判等职。
晏几道(约1040-约1112)
晏几道(约1040-约1112)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n jī/jǐ dào(yuē/yāo 1040-yuē/yāo 1112)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
泥轼
泥轼的同义词反义词
ní/nì shì1.语出《汉书.循吏传.黄霸》:"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章有德。"后用指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