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四镇
安西四镇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xī sì zhèn1.唐代设在西域的四个军事重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一作碎叶)。始设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9年1月),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罢,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复。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为吐蕃所陷,改碎叶为四镇之一。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破吐蕃,复置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弃碎叶城于西突厥十姓可汗,又改以焉耆为四镇之一。安史乱后陷于吐蕃。
并州儿
并州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ng zhōu er1.指北方边地的豪侠少年。并州﹑幽州为我国古代北方重镇﹐民风崇尚游侠﹐多勇义之士﹐故有此称。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的同义词反义词
gé ěr ní qiǎ/kǎ壁画。西班牙毕加索作于1937年。以当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袭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为题材,描绘了该镇被夷为平地,无辜居民被杀害的惨状。作品采用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
桂林
桂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ì lín1.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面积1983平方公里,人口69万。历来为南岭以南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同时也是著名的风景城市,以奇丽的喀斯特风光闻名于世,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桂林市
桂林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ì lín sh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西江支流桂江上游、湘桂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曾是广西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1940年设市。人口53.8万(1993年)。风景秀丽,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独秀峰、叠彩山、洑波山、象鼻山、南溪山、芦笛岩、七星岩、桂海碑林尤为著名。特产三花酒、辣椒酱、腐乳等。
桑海王国
桑海王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g hǎi wáng guó西非古国。约公元7世纪桑海人所建。1009年迁都加奥,又称加奥王国。接受伊斯兰教。14世纪初被马里王国征服,不久又独立。15世纪下半期桑尼·阿里统治时,大力对外扩张,先后占领重镇廷巴克图和杰内,形成疆域广阔的大国。1493-1528年穆罕默德·杜尔在位时国势最盛,建立中央集权制。1591年灭亡。
练军
练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àn jūn1.清代军队编制的名称。清代练军之创建,酝酿于咸丰年间。同治元年于天津创练洋枪队。二年,以直隶额兵酌改练军。四年,兵部﹑户部诸臣会议选练直隶六军,始定练军之名。各省练兵乃踵行之。练军虽在额设制兵内选择,而营哨饷章均按湘淮军制,与防军相同。练军驻屯于通都重镇,其作用亦与防军相同。光绪中叶后,防﹑练军均改为巡防队。光绪﹑宣统之间又改为陆军。参阅《清史稿.兵志三》。
襄樊市
襄樊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g fán shì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汉丹、焦枝、襄渝三铁路交会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襄隘道”门户,向为鄂北及豫、陕两省南部的交通重镇和经济中心。1949年始设市。人口63.2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襄阳城、夫人城、米公祠、习家池等。
要镇
要镇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o/yāo zhèn1.重镇。
边琐
边琐的同义词反义词
biān suǒ1.边境官吏情况的记录。语本《汉书.丙吉传》:"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琐科条其人。"颜师古注引张晏曰:"琐,録也。欲科条其人老少及所经历,知其本以文武进也。" 2.亦作"边锁"﹑"边璅"。比喻边境重镇。 3.亦作"边锁"。指守边的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