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符
宝符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fú1.古代朝廷用作信物的符节。《史记.赵世家》:"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母恤为太子。"后遂以"宝符"为称美赵之地势或赵氏子孙的典实。 2.宝玺和符命。 3.上天所赐的符命。 4.古时避邪驱鬼的符箓。
师公戏
师公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gōng xì/hū1.戏曲剧种。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称"木脸戏",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一带。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最初的剧目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出现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舞蹈丰富,原来是唱,后也有念白。又安徽﹑陕西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以及贵州﹑四川等地流行的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属同一类型,在艺术上则各有特色,大都用汉语演唱。
打油火
打油火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dá yóu huǒ1.南方巫师进行驱鬼治病的一种迷信活动。
打耗
打耗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dá hào1.古时于腊月击鼓驱鬼的一种习俗。
桃枝
桃枝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o zhī/qí1.桃树枝条。旧时谓可以驱鬼魅。 2.指桃枝竹。一种赤皮竹。可以织席作杖。 3.指用桃枝竹制的杖。
桃棓
桃棓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o bàng/pǒu/bèi/bēi1.桃木作的杖。后用以驱鬼邪。
桃汤
桃汤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o tāng/shāng1.用桃木煮成的液汁。古人迷信用以挥洒驱鬼。 2.后俗于春节饮桃汁以辟邪。
法箓
法箓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lù1.道教语。用以"驱鬼压邪"的丹书﹑符咒。
绛符
绛符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g fú1.道教用以召神驱鬼的红色符箓。
门神
门神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n shén中国古代神话中把守门户的神。民间贴其像于门上以驱鬼。古时门神原为神荼、郁垒,画像丑怪凶恶。正月一日,左神荼,右郁垒,贴于门上。明、清以后改为唐武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相传唐太宗患病时闻门外有鬼魅呼号,秦叔宝与尉迟敬德请戎装伺于门外,夜果无事。后太宗命画工图二人形像于门上,相沿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