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巢
凤巢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ng cháo1.《艺文类聚》卷九九引《尚书中候》:"尧即政七十载,凤皇止庭,巢阿阁歡树。"后因以"凤巢"指中书省。
分省
分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fèn shěng/xǐng1.元代分设于地方上的中书省机关。 2.谓派赴不同的省。
匦院
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ǐ yuàn1.官署名。匦使院的省称。唐武后垂拱元年置,属中书省,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一人为知匦使。设方函,四面分别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进晨出,列于署外。凡臣民有怀才自荐﹑匡政补过﹑申冤辩诬﹑进献赋颂者,均可以状分类投匦。至宋太宗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及登闻检院。参阅《唐六典》卷九﹑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匦使》。
台省
台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tāi shěng/xǐng1.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2.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大理
宣头
宣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tóu/tou1.晩唐枢密使自禁中受诏,出付中书省,称为"宣"。至五代后唐时,不由中书省,直接发至枢密院者亦称为"宣",小事则发"头子",又称"宣头"。见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南唐李中《碧云集》中有《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捧宣头许归侍养》等诗题。
屈揖
屈揖的同义词反义词
qū yī1.唐宋时百官于中书省见宰相之礼。
布政使
布政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zhèng shǐ1.官名。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直隶亦设,江苏则设二员,分驻江宁﹑苏州。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更多
政事堂
政事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shì táng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散骑常侍
散骑常侍的同义词反义词
sàn/sǎn qí cháng shì1.官名。秦汉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三国魏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晋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南北朝时属集书省,隋代属门下省,唐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宋代不常置,金元以后废。参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