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g míng rì bào1949年6月创刊于北京。初由中国民主同盟主办。1953年起由中国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合办。1957年改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1978年后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

卢森堡

卢森堡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sēn bǎo/bǔ/pù①罗莎·卢森堡(rosaluxemburg,1871-1919)。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后移居德国,参加工人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沙文主义,参加创立斯巴达克同盟。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后,反对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的叛变,参与创建德国共产党。次年1月被社会民主党右翼政府杀害。②西欧内陆国......更多

参政党

参政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cān zhèng dǎng在中国,指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它们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cān zhèng yì zhèng特指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

德国十一月革命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guó shí yī yuè gé/jí mìng1918-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拒绝执行反动当局的命令,举行起义,革命爆发。11月9日,柏林起义,德皇威廉二世逃亡,德意志帝国被推翻。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在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临时政府。次年1月,临时政府镇压柏林工人运动,杀害德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2月成立魏玛共和国政府。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政府军镇压,革命失败。

斯巴达克同盟

斯巴达克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bā dá kè tóng/tòng méng德国左派社会民主党人的革命组织。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斯巴达克派”,以古罗马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的名字命名。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后,正式建立这一同盟,领导人有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反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的叛卖行为,提出“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2月底改组为德国共产党。

李卜克内西

李卜克内西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bǔ/bo kè nèi/nà xī①威廉·李卜克内西(wilhelmliebknecht,1826-1900)。德国工人运动活动家。与倍倍尔共同创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后又参加第二国际的创建工作。②卡尔·李卜克内西(karlaugustferdinandliebknecht,1871-1919)。德国工人运动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之子。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曾领导德国十一月革命,并参与创建德国共产党。后与卢森堡一同被害。

竞选州长

竞选州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g xuǎn zhōu cháng/zhǎng短篇小说。美国马克·吐温作于1870年。主人公“我”作为独立党候选人,在与共和党、民主党候选人竞选纽约州州长过程中,被对方用各种卑鄙无耻的手段,诬为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贿赂犯、讹诈犯、杀人犯等莫须有的罪名,最后被迫退出竞选。

第二半国际

第二半国际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èr bàn guó jì即“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也称“维也纳国际”。1921年2月由考茨基领导的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英国独立工党等十三个国家的“中派”社会党在维也纳成立。由于它自称站在第二国际与第三国际之间,是“中派”,故又被称为第二半国际。它同黄色国际一起分裂工人阶级队伍。1923年与黄色国际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第二国际

第二国际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èr guó jì社会民主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国际解散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来自欧美二十二个国家的三百多名国际社会主义者于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代表大会,宣告第二国际的成立。初期在恩格斯的领导和影响下,基本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恩格斯去世后,逐渐分裂为左、中、右三派。因右派和中派占据领导地位,第二国际日趋堕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民主党支......更多
1234 共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