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旨
票旨的同义词反义词
piào/piāo zhǐ1.明清时代,内阁学士代皇帝批答章奏,书写批语于票签,贴各疏面,谓之"票旨"。
竹帛
竹帛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ú bó竹简和白绢,古代可供书写。代指史册:功迹著于竹帛。
竹椠
竹椠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ú qiàn1.供书写用的竹片。
笔下超生
笔下超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bǐ xià chāo shēng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简素
简素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 sù1.简约朴素。 2.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和绢帛。亦指书写用品。 3.《文选.张协之九》"寄辞翰墨林"李善注引汉应劭《风俗通》:"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今东观书﹐竹素也。"后因以"简素"称书籍。 4.指书信。
缣缃
缣缃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 xiāng1.供书写用的浅黄色细绢。 2.指书册。
铁契
铁契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ě qì/qiè/xiè1.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为汉高祖所创。铁制的契券上用丹砂书写誓词﹐从中剖开﹐朝廷和受赐者各保存一半。唐以后不用丹书﹐而是嵌金﹐并在券文上刻有免死等特权的文字。
题写
题写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 xiě1.书写。
七字法
七字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zì fǎ1.汉字书写运笔的七种方法,即擫﹑压﹑钩﹑揭﹑抵﹑导﹑送,亦称拨镫法。南唐李煜《书述》:"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于此日……所谓法者,擫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沈尹默《书法论.余论》:"检阅计有功《唐诗纪事》陆希声条,只言:凡五字,擫﹑押﹑钩﹑格﹑抵,而无'谓之拨镫法'字样。由此可见,李煜的七字法是参加了自己的意思的,是不尽可以为依据的。"
七观帖
七观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guān/guàn tiè/tiě/tiē1.法帖名。元翰林学士程巨夫致仕南归,翰林侍讲学士袁桷撰《七观》以送之,书画家赵孟俯为之书写。后世作为学习写字的样本,称为"七观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