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前241-前180)
吕后(前241-前180)的同义词反义词
lǚ hòu (qián 241-qián 180)汉高祖皇后。名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为人残忍而有谋略,曾助高祖杀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其子惠帝即位后,她掌握实权,毒死赵王如意。惠帝死后,临朝称制,分封吕氏子侄为王侯。她死后,诸吕欲发动叛乱,被平定。
吴楚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chǔ qī guó zhī luàn西汉初年诸侯王国的叛乱。汉初,文帝、景帝因中央政权受到诸侯王国势力的威胁,遂采取削弱诸侯实力的措施。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与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发动叛乱,景帝派周亚夫率军于三个月内平定叛乱。从此诸侯王国势力衰落。
太后
太后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hòu帝王之母的尊称。战国时列国诸王之母称太后。汉代诸侯王之母亦称太后。以后一般用作帝母之称,又称皇太后。
奏书
奏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zòu shū1.汉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 2.泛指奏章。 3.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 4.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
孤寡不谷
孤寡不谷的同义词反义词
gū guǎ bù gǔ/gǔ/yù1.孤﹑寡﹑不谷,均为古代君主自谦之称。《老子》:"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战国策.齐策四》:"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谷。"后用以代称王侯。
建号
建号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 hào/háo1.建立名号。谓自立或受封为侯王。
推恩削藩
推恩削藩的同义词反义词
tuī ēn xiāo/xuē fān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措施。汉初诸侯王国势力强大。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公元前127年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领地小了,就无力再与中央对抗了。
晁错(前200-前154)
晁错(前200-前154)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o cuò (qián 200-qián 154)西汉大臣。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初习法家学说。文帝时为太子(即景帝)家令,得太子信任。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坚持“重本抑末”政策,建议募民充实边疆以防御匈奴的攻掠,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景帝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他被谗遭杀害。
朱邸
朱邸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dǐ1.汉诸侯王第宅,以朱红漆门,故称朱邸。后泛指贵官府第。
汉文帝(前202-前157)
汉文帝(前202-前157)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wén dì (qián 202-qián 157)即“刘恒”。西汉皇帝。高祖子。原为代王。吕后死,周勃与陈平定计,平定诸吕之乱。公元前180年被拥立为帝。在位时执行“与民休息”政策,减轻田赋和刑狱,发展农业生产。又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他同景帝统治时期历史上并称为“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