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课

囫囵课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lún kè1.即锞子。银锭,俗名元宝。

大寳

大寳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bǎo1.《易.系辞下》:"圣人之大寶曰位。"后因以"大寳"指帝位。 2.指佛法。 3.重五十两的银元宝。

焚钱粮

焚钱粮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 qián liáng1.用纸糊的口袋,装上金银箔纸折叠成的元宝,祭鬼神时焚烧。

緑衣元寳

緑衣元寳的同义词反义词
lǜ/lù yī/yì yuán bǎo1.青苔的别名。又名地钱﹑绿拗儿。参阅宋陶谷《清异录.绿衣元宝》。

银折

银折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 zhē/zhé/shé1.银元宝或银辅币兑换银元的贴补﹑折扣。

银锭

银锭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 dìng熔制成一定形式的白银。汉代以后历代都有铸造,至明清渐盛行,并作货币流通。形式不一。清代银锭有元宝、中锭、锞子三种。元宝约重五十两,中锭(形似秤锤)重十两左右,锞子(馒头形)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不等。此外有一两以下的碎银,称为“福珠”。

锡箔

锡箔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bó1.上面涂着一层薄锡的纸。迷信的人多用来叠成或糊成元宝形﹐焚化给鬼神。 2.锡纸。

长锭

长锭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dìng1.即冥纸。用锡箔折叠连成长串的纸元宝。旧时用于迷信活动。

三元

三元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uán①指夏历正月初一。“元”有“始”义,此日为年、月、日之始,故称“三元”:三元宝历新。②旧以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中元、下元御东华门。③指日、月、星:上睹三元如连珠。④科举时代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明代也称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为“三元”。

纱元

纱元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 yuán1.状如纱缎和元宝的纸制迷信用品。旧时送丧家备焚化用的礼物。
1234 共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