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zǒng lǐ gè/gě guó shì wù yá mén1.清统办洋务的中央机构。清咸丰十年末(1861年初)设立,总掌外交﹑通商﹑海关﹑海防﹑订购军火﹑派遣公使等事,并管辖北洋通商大臣与南洋通商大臣。
治阿
治阿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ā/ē1.指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晏子春秋.杂上四》:"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后因以"治阿"指吏治有方﹐政绩显着。
种菜
种菜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ǒng/zhòng cài1.种植蔬菜。《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据下邳"裴松之注引晋胡冲《吴历》:"备时闭门,将人种芜菁,曹公使人窥门。既去,备谓张飞﹑关羽曰:'吾岂种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复留。'"后用以比喻示人无大志。
笑嫔
笑嫔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o pín1.春秋时﹐晋使郄克至齐﹐齐顷公使宫中嫔妇隔帷观看。郄克跛﹐登阶﹐妇人笑于房。克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后郄克以晋﹑鲁﹑卫之师伐齐﹐大败齐师于鞍。事见《左传.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后用以为典。
舐鼎
舐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dǐng1.《太平广记》卷八引晋葛洪《神仙传.刘安》:"八公使安登山大祭﹐埋金地中﹐即白日升天……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后因以"舐鼎"喻攀龙附凤。鼎﹐指炼丹药之器。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chǒu tiáo yuē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丧权辱国条约。1901年(旧历辛丑年),清政府代表奕、李鸿章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公使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抵押;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重要地区;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准居住,并允许各国驻兵......更多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wèi jūn lín xíng de zǎo chén油画。俄国苏里柯夫作于1878-1881年。以1698年近卫军反对彼得大帝的史实为题材。画面以临刑前的近卫军与亲人诀别的场面为中心,并对冷酷无情的彼得大帝及外国公使作了真实的描绘。作品手法写实,色调与构图力图表现悲壮主题。
陆徵祥(1871-1949)
陆徵祥(1871-1949)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zhēng xiáng (1871-1949)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曾任驻荷兰和驻俄国公使。民国成立后,任国务总理、外交总长。1915年在袁世凯指使下,与曹汝霖同日本公使会谈,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出任巴黎和会中国首席代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拒签对德和约,不久辞职。
驻使
驻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 shǐ1.驻留外国的大使或公使。
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yī tiáo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1915年1月由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提出。主要内容为: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延长旅顺、大连两港和南满、安奉两铁路的租借期限为九十九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权;中国警政和兵工厂由中日合办等。袁世凯为了做皇帝,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的要求。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