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拳
南拳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quán流传于南方各地武术拳种的统称。在闽、粤、鄂、湘、桂、苏、浙以及东南亚一带广泛流传。以龙、虎、豹、蛇、鹤五拳为其拳法的主要内容。
南美洲
南美洲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měi zhōu全称“南亚美利加洲”。在西半球的南半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人口3.02亿。东、西部地形差异大,西部为高峻的山系,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气候以热带为主。石油、铁、铜、银等矿产和森林、水能资源丰富。盛产甘蔗、香蕉、咖啡等经济作物。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居民中种族成分复杂,有白种人、混血种人、印第安人、黑种人等。共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
印度
印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南亚国家。中国西南面邻国。面积297.47万平方千米。人口9.38亿(1995年),居世界第二位。首都新德里。地形分西北部山区、恒河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三部分。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工业已形成较完整体系。农业为重要经济部门。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花生、甘蔗和茶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duó ní xī yà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印度河恒河平原
印度河恒河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duó hé héng hé píng yuán又称“印度大平原”。在南亚喜马拉雅等山脉和德干高原之间。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平原东部又称恒河平原,大部在印度境内;西部又称印度河平原,大部在巴基斯坦境内。
塞得港
塞得港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i/sài/sè dé/děi/de gǎng/jiǎng埃及第二大海港。人口36.4万(1983年)。世界最大的煤炭和石油贮藏港之一,有完备的船舶维修及化学、羊毛加工等工业。为自由贸易区。澳洲、南亚与东地中海各港间的商货转口港。
多米诺理论
多米诺理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duō mǐ nuò lǐ lùn/lún“多米诺”是一种骨牌的名字,玩时将长方体的骨牌竖起,一个挨着一个排成行或图案,只要推倒一个,其他骨牌会跟着倒下。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将此作为政治术语,认为在东南亚,只要有一个国家被共产党控制,就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产生连锁反应,并以这种理论为出兵干涉东南亚寻找借口。
季羡林(1911- )
季羡林(1911- )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xiàn lín (1911- )翻译家,学者。山东清平(今临清)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印度简史》、《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及散文集《朗润集》,译有《沙恭达罗》、《罗摩衍那》、《五卷书》等。
娑罗
娑罗的同义词反义词
suō luó1.梵语的译音。植物名。即柳安。原产于印度﹑东南亚等地。常绿大乔木,木质优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娑罗》:"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县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之,名为娑罗也。'"缪启愉校释:"娑罗是龙脑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其木材俗名柳安木,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其树脂可作沥青的代用品。"亦附会为七叶树或月中桂树。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mèng jiā lā/lá guó南亚国家。临孟加拉湾。面积14.4万平方千米。人口1.2亿(1995年)。首都达卡。大部分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冲积平原。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国。主要产稻米和黄麻。出口以黄麻和麻制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