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他人
巽他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xùn tā rén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之一。约2100万人(1985年)。讲巽他语。多信伊斯兰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
巽他群岛
巽他群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xùn tā qún dǎo1.亚洲东南部的群岛。其大部为印度尼西亚领土。
桄榔(guāng-)
桄榔(guāng-)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g láng1.亦作"桄桹"。 2.木名。又称“糖树”、“砂糖椰子”。棕榈科。常绿乔木。羽状复叶丛生茎顶,小叶线形。产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花序产糖汁,可制砂糖。叶柄基部棕毛可编绳。
爪哇
爪哇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ǎo wā1.印度尼西亚岛屿。全国第四大岛。
爪哇人
爪哇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ǎo/zhuǎ wā rén印度尼西亚人数最多的民族。另有少数在马来半岛等地。约7 633万人(1985年)。讲爪哇语。多信伊斯兰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男女均行割礼。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渔业和工业。
苏门答腊岛
苏门答腊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mén dá/dā là/xī dǎo印度尼西亚西部大岛。南北长约1790千米,东西最宽435千米,面积43.4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六大岛。赤道横贯中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农、林、矿产丰富。有棉兰、巨港等港口城市。
阇婆婆达
阇婆婆达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 pó pó dá1.亦称"阇婆达"。亦称"阇婆"。 2.古国名。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这两岛。
马都拉人
马都拉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dū/dōu lā/lá rén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之一。约920万人(1985年)。讲马都拉语。多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畜牧业、盐业和渔业。
爪哇岛
爪哇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ǎo/zhuǎ wā dǎo印度尼西亚最重要岛屿。东西长约970千米,南北宽95~160千米,面积12.6万平方千米。人口9300多万(1982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气候炎热。农、林、矿产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向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全国三个最大城市雅加达、万隆、泗水都在岛上。
爪哇猿人
爪哇猿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ǎo/zhuǎ wā yuán rén也称“直立猿人”,简称“爪哇人”。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其头盖骨、臼齿和左侧股骨化石,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更新世中期地层中被发现。根据形态特征判断,介于猿与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