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
冒名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o/mò míng1.假托他人名义。
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dà/dài/tài dì/tì/tuí zǐ1.释迦牟尼佛的十个高足弟子:摩诃迦叶(头陀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见《翻译名义集.十大弟子》。
名下
名下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xià1.名义之下。谓属于某人或与某人有关。 2.用作同位语。 3.犹属下。 4.盛名之下。谓享有盛名。 5.指享有盛名之士。
名头
名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tóu/tou1.名声。 2.由头;名义。 3.名号;名称。
名存实亡
名存实亡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cún shí wáng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名存实废
名存实废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cún shí fèi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废除。
师出有名
师出有名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chū yǒu míng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循名核实
循名核实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n míng hé shí犹言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招喻
招喻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o yù1.亦作"招谕"。 2.指帝王招抚敌对势力的谕旨。亦指以帝王名义对敌对势力进行招抚。
政事堂
政事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shì táng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