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锦才

夺锦才的同义词反义词
duó jǐn cái夺锦:夺锦袍。争夺锦袍的才华。形容才华超群,后来居上。

宝卷

宝卷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juàn1.一种讲唱文学形式,由唐代的变文和宋代和尚的说经发展而成。早期作品的题材多为佛教故事,宣扬因果报应,以用七字句﹑十字句的韵文为主,间以散文。现存《香山宝卷》,一般认为是宋代普明和尚的作品。明代以后,取材一般民间故事和现实生活的宝卷日益流行,有二百种以上,例如《梁山泊宝卷》﹑《土地宝卷》﹑《药名宝卷》等。佛家宣讲宝卷称"宣卷",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曲艺。

容容多后福

容容多后福的同义词反义词
róng róng duō hòu fú指随大流、不出头的人,多数都有后来之福。

急急如律令

急急如律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jí rú lǜ lìng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摊破

摊破的同义词反义词
tān pò1.唐宋填词用语。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如《浣溪沙》上下阕的末句﹐原为七言一句﹐句末协韵。乐曲摊开后﹐突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改于三言句末协韵﹐别成一体﹐故称《摊破浣溪沙》﹐以示区别。他如《摊破采桑子》﹑《摊破江城子》等﹐均属此类。又称摊声。后来的曲谱中﹐也有"摊破"﹐与词的情况有所不同。 2.划破。

来学

来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i xué1.前来就学。 2.后来的学者。

牵裾

牵裾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 jú1.牵拉着衣襟。 2.三国魏文帝曹丕要从冀州迁十万户到河南去,群臣上谏,不听。辛毗再去谏,曹丕不答而入内,辛毗拉住他的衣裾。后来终于减去五万户。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

西山会议派

西山会议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shān huì/kuài yì pài1925年11月23日,谢持、邹鲁、林森、居正等国民党右派十余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等决议案。参加会议者后来被称为“西山会议派”。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开除谢持、邹鲁等人党籍。

七不堪

七不堪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bù kān1.三国魏嵇康不满当时执政的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集团的山涛推荐他做选曹郎,他表示拒绝,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列陈自己不能出仕的原因,"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后来诗文中把"七不堪"作为疏懒或才能不称的典故。

七十七国集团

七十七国集团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shí qī guó jí tuán发展中国家为摆脱发达国家的经济控制和剥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组成的国际性组织。因1963年形成初期有七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故名。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这些国家联合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虽然后来成员扩大到一百多个国家,但仍用现名。其宗旨是,在参加全球性国际经济会议前,成员国协调立场,共商对策,表达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
12345 共3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