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里雅苏台将军
乌里雅苏台将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lǐ yǎ sū/sù tái/tāi jiāng/jiàng jūn清朝在外蒙古地区设置的职官。1731年始设,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扎布罕省扎布哈朗特),故称。负责掌管唐努乌梁海和喀尔喀四部及所附额鲁特、辉特二部军政事务。
九龙壁
九龙壁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lóng bì筑于宫殿、府第、坛庙、寺院等建筑物前的照壁。一般由须弥座、壁身、斗拱和琉璃瓦顶四部分组成。壁身用彩色琉璃砖拼砌九龙浮雕。今山西大同的一座九龙壁建于明洪武年间,为最古老。北京故宫、北海的两座九龙壁建于清代,为最有名。
仪部
仪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 bù1.明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 2.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
八股文
八股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gǔ wén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是正式议论,中股是全篇重心,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文章题目摘自《四书》,所论内容必须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不许自由发挥。
冼星海(1905-1945)
冼星海(1905-1945)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n xīng hǎi (1905-1945)作曲家。广东番禺人,生于澳门。曾在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上海国立音乐院及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35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至延安,曾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后病逝于莫斯科。作有大合唱《黄河》、《生产》等四部,歌曲《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五百余首以及交响曲《民族解放》、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
司籍
司籍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jí1.管理典籍。 2.管理簿册。 3.唐代皇宫女官名。属尚仪院,掌四部经籍﹑笔札几案。
卫拉特
卫拉特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lā/lá tè1.清代对西部蒙古各部的总称。"卫拉特"乃蒙语音译,为部落之意。元代称斡亦剌,明称瓦剌,清曰厄鲁特,也称额尔特﹑卫拉特。后分裂为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卫藏
卫藏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cáng/zàng1.地区名。旧时西藏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和康(一作喀木)四部,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元明译为乌斯藏,清译为卫藏。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四部。
后藏
后藏的同义词反义词
hòu cáng/zàng1.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并称前藏;藏部称后藏。
吠陀
吠陀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i tuó1.[梵Veda]意为"知识"。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早期文献,包括《黎俱》﹑《夜柔》﹑《娑摩》和《阿闼婆》四部本集及《森林书》﹑《奥义书》﹑《法经》等。"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