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碑覆局

背碑覆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bèi bēi fù jú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指记忆力强。

补敝起废

补敝起废的同义词反义词
bǔ bì qǐ fèi补:修整;敝:破旧;起:起用;废:废弃。修整破旧的东西,起用废弃的东西。比喻恢复旧的制度。

起复

起复的同义词反义词
qǐ fù①古代官员遭父母丧时必须离职服丧,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称为“起复”。明清两代也指官员服丧期满后复任官职:夺情起复|执政遭丧皆起复|三年孝满,也不去起复做官。②泛指一般开缺或革职官员重被起用:他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③指病体康复:服药三月,才渐渐地起复过来。

连州

连州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 zhōu1.一州又一州。 2.州名。隋置州,以州西南有黄连岭而名。唐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连县﹑连南县﹑阳山县等地。元升为路,寻复旧。明清皆属广州府。1911年废,改本州为县,属广东省。 3.州名。今四川省筠连县一带。

门下省

门下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n xià shěng/xǐng1.亦省称"门下"。 2.官署名。后汉谓侍中寺。晋时因其掌管门下众事,始称门下省。南北朝因之,与中书省﹑尚书省并立,侍中为长官。隋承其制。唐龙朔二年改名东台,咸亨初复旧称,武则天临朝,改名鸾堂﹑鸾台。神龙初复旧称,开元元年改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宋因之,元废。门下省掌受天下之成事,审查诏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等。其长官初名侍中,后又或称左相﹑黄门监等。

党人碑

党人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ng rén bēi1.宋哲宗元佑元年,司马光为相,尽废神宗熙宁﹑元丰间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绍圣元年章惇为相,复熙丰之制,斥司马光为奸党,贬逐出朝。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为宰相,尽复绍圣之法,并立碑于端礼门,书司马光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

少宰

少宰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ǎo/shào zǎi1.官名。即《周礼.天官》的小宰﹐为大宰的副职。春秋列国中亦有置之者。 2.宋政和中﹐改尚书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旋复旧称。明清为吏部侍郎的俗称﹐也叫少冢宰。 3.星名。即左垣第三星。在紫微垣。

帝姬

帝姬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jī1.宋徽宗政和三年,因蔡京建议,仿周代王姬称例,改称公主为帝姬,长公主为长帝姬,大长公主为大长帝姬。宋高宗建炎元年恢复旧制。

度支

度支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duó zhī1.规划计算(开支)。 2.指经费开支。 3.官署名。魏晋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长官为度支尚书。南北朝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隋开皇初改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因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旋复旧称。参阅《通典.职官五》﹑《文献通考.职官六》﹑《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 4.指经商。

廉访使者

廉访使者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 fǎng shǐ zhě1.宋官名。本名走马承受。诸路各一员,隶经略安抚总管司,无事岁一入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政和六年改为廉访使者。靖康初复旧名。廉,通"覝"。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1234 共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