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剧
新派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pài jù日本剧种之一。初名“壮士剧”或“书生剧”。明治维新后由歌舞伎改良而成。多以写实手法表现现实生活。演出用对话体自由发挥,并采用近代舞台装置。20世纪初趋于衰落。对中国早期话剧(新剧)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有声影片
有声影片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u shēng yǐng piàn/piān在观看影片画面的同时,能听到人物对话、旁白、解说词,以及音乐、音响等声音的影片。
有声电影
有声电影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u shēng diàn yǐng1.观众在看到画面形象的同时还能听到剧中人的对话﹑旁白和音乐等音响的一种影片。区别于早期的"无声电影"。
朱端钧(1907-1978)
朱端钧(1907-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duān jūn导演、戏剧教育家。浙江余姚人。早年参与领导辛酋剧社,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参加复旦剧社。抗战时期任上海剧艺社以及华艺、同茂等剧社导演。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导演剧目有《孔雀胆》、《上海屋檐下》、《关汉卿》、《年青的一代》等。著有《导演技巧对话》、《舞台创作技法》等。
皮影戏
皮影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 yǐng xì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影人(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被灯光照射的白色幕布后操纵影人,使幕布上出现做各种动作的人物影像,配以对话、歌唱和音乐。中国皮影戏在北宋已很流行,称为“影戏”。据有关资料,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近代各地按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影人原料的不同,而有不同剧种。如河北的“滦州影”(“驴皮影”),山西的“纸窗戏”,东北的“照条儿”等。
立语
立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yǔ/yù1.犹立论。 2.站着对话。
谐剧
谐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 jù1.诙谐戏谑。 2.一种介于曲艺与戏剧之间的艺术样式。流行于四川。演出时只有一名演员出场﹐扮演规定人物﹐通过演员与实际不存在的对象进行"对话"和交流﹐使观众明确角色的规定情境和假设在场的其他人物﹐以表达一定的故事情节。因运用幽默﹑风趣见长的四川方言﹐寓庄于谐﹐故名谐剧。
软广告
软广告的同义词反义词
ruǎn guǎng gào指通过广播、影视节目、报刊等用间接的形式(如情节、对话、道具、新闻报道等)对某种商品所作的宣传(区别于‘硬广告’)。
键盘输入语句
键盘输入语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 pán shū rù yǔ/yù jù/gōu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以人机对话的方式,由操作员通过键盘给变量赋值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input语句。
伴乐
伴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n yuè1. 伴随着电影中动作和对话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