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识

六识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shí/zhì1.佛教所称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生见﹑闻﹑嗅﹑味﹑觉﹑知六种认识作用。"六识"为大﹑小乘之共说﹐而位于大乘八识中之前六识﹐故亦称"前六识"。

化城

化城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à/huā chéng1.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众生畏难,先说小乘涅盘,犹如化城,众生中途暂以止息,进而求取真正佛果。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2.指幻境。 3.指佛寺。 4.指海市蜃楼。 5.古寺名。废址在今安徽当涂。

密行

密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mì xíng/háng1.佛教语。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着的修行。释迦牟尼弟子罗睺罗以"密行第一"着称。

德昂族

德昂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áng zú分布于云南的少数民族。曾称“崩龙”族。1985年9月改今称。约1.5万人(1990年)。用德昂语,无文字。有文身习俗。信小乘佛教。主要从事农业,善种茶。

掸人(shàn-)

掸人(shàn-)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n/shàn rén (shàn-)缅甸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泰国。约256万人(1985年)。讲掸语。多信小乘佛教。主要从事农业,手工纺织业较发达。

暹罗人

暹罗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 luó rén也称“泰人”。泰国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缅甸、马来西亚和老挝等国。约2718万人(1985年)。讲暹罗语。多信小乘佛教,少数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渔业、手工业也很发达。

权教

权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án jiào/jiāo1.佛法有权﹑实二教。权教为凡夫﹑小乘说法,取权宜义,如《阿含经》是。

渐教

渐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jiān jiào/jiāo1.佛教语。佛教各派对其教主释迦牟尼一生所说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说,在我国如天台﹑法相﹑华严诸宗各异。一般以渐教和顿教判摄释迦一代的教法。所谓"渐",指说法的由浅入深阶梯。由渐到顿,即由小乘到大乘。 2.佛教语。指主张须经长期修习,才能把握佛教真理,即倡"渐悟"的教派。与主张"顿悟"的顿教相对。禅宗在诸派中属顿派;禅宗内部,北宗神秀侧重渐修,南宗慧能则提倡顿悟。

灰身泯智

灰身泯智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ī shēn mǐn zhì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同“灰身灭智”。

禅法

禅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 fǎ1.佛教语。以小乘上座部为代表的坐禅八静之法。专注一心,调整出入息。
12345 共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