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阅

貌阅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o yuè1.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

佐领

佐领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lǐng1.清代八旗组织基本单位名称。是满语"牛录"的汉译。掌管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等。初时一佐领统辖三百人,后改定为二百人。其长亦称佐领,世袭者称为世管佐领,选任者称为公中佐领。 2.晩清建立水师,一舰之长称管领,其助理者称佐领。

六雄

六雄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xióng1.指战国时韩﹑赵﹑魏﹑燕﹑齐﹑楚六国。 2.唐代以郑﹑陕﹑汴﹑绛﹑怀﹑魏六州﹐为形势重要之地﹐称为"六雄"。唐开元中﹐将境内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以外﹐以近畿为四辅﹐其余州县依其地理条件﹑户口多寡﹐分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各种等级。

农转非

农转非的同义词反义词
nóng zhuǎn/zhuàn fēi1.谓把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剽掠

剽掠的同义词反义词
piāo lüè攻抢;劫掠:剽掠虎豹之落|自安史乱后,多为山贼剽掠,户口流散大半。

口册

口册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u cè1.户口册子。

口籍

口籍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u jí1.名籍;户口册。

另册

另册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ng cè1.清代用以登记不入流品者的户口册。 2.比喻置于不重要的地方。

嗣子

嗣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zǐ1.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 2.旧时称嫡长子。 3.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亦称"嗣子"。参阅《清会典事例.户口.旗人抚养嗣子》。

土断

土断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duàn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后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12345 共8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