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拄

抵拄的同义词反义词
dǐ zhǔ1.犹抵制。

抵掎

抵掎的同义词反义词
dǐ jǐ1.排挤攻击。 2.抵制。

指佞触邪

指佞触邪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ǐ nìng chù xié佞:花言巧语的小人;邪:邪恶。指责申斥奸佞之人,抵制邪恶势力,

排货

排货的同义词反义词
pái/pǎi huò1.经济抵制手段之一。抵制不友好国家的货物在本国销售。

杯葛

杯葛的同义词反义词
bēi gé〈方〉抵制。[英boycott]

樘柱

樘柱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zhù1.抵制。

段祺瑞(1865-1936)

段祺瑞(1865-1936)的同义词反义词
duàn qí ruì (1865-1936)皖系军阀首领。安徽合肥人。协助袁世凯创建北洋军,任第六镇统制。民国成立后,历任陆军总长、参谋总长、国务总理。袁死后控制北洋政府,向日本借款,扩充皖系实力,并与孙中山护法军政府相对抗。1920年在直皖战争中战败下台。1924年又被推为北京临时政府执政。曾抵制国民会议,破坏反帝斗争,屠杀爱国民众。1926年被冯玉祥驱逐下台。

猒当

猒当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n dāng/dàng1.旧时的一种迷信,以某种方法压服抵制将来可能出现的灾祸。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i bào/pù lì bù hé/gě zuò yùn dòng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1919年,英国殖民者制造阿姆利则惨案,导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涨。次年印度国大党通过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内容包括:以和平方式抵制英国殖民政府机关、抵制英货、抗税等。从1920-1944年间,先后举行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bèi lì xiàn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而采取的政治措施。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次年宣布预备立宪。后又颁布“宪法大纲”,定预备立宪时间为九年,并宣布提前召开国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揭穿预备立宪的骗局。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预备立宪终止。
1234 共31条